第4版:社 会

师恩如母

□ 冯利花

日前,有幸随羊羔酒厂傅总傅一清,古城诗社李庆泉社长去看望他们的杨老师。据说60年前是他们的小学老师,60年,于我来说很久远。

杨月英,8O多岁年纪,耳聪目明。见到她多年不见的学生,张口就能叫出来名字,可见这两位学生在她心里的分量。我提出来给他们师生照张相,她赶紧梳头,整理衣服,极具仪式感,看来杨老师对生活的热情一点没减。傅总送老师四个字“师恩如母”,单从这几个字就可知道这位老师在他们身上倾注的心思也许不一般。李社长说:“那会儿不想学习也不行,杨老师硬逼着我学,硬把我逼成好学生。”这话确也是发自内心的感慨。杨老师拉着他们不停絮叨往事,很多事她记得很清楚,谁生病时,傅一清那么小就背着去医院,李庆泉社长喊队喊得多么带劲!一边说着一边拉着他们看往日照片,细细地一张张指认给他们看,说到这些时感觉她眼里都放着光。她不问他们现在从事啥工作,也许她觉得压根就不需问,不问也料定她的学生差不了。

叙旧的话似开闸的洪水总也说不完,感觉她想把一辈子的开心事都在这一会与她的学生分享。说着还打开了一个箱子,摸出了一叠纸,说是珍藏的学习资料。杨老师还给了我一份,我赶紧道谢接过来,原来是些养生知识,她平时收集然后打印出来,当宝贝送给她的学生,希望他们注重养生以求健康。这么看来这资料确实够宝贝,值得珍藏。

听着他们师生间的念叨,我很受感染,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里都珍藏着一位恩师,他们在有意或无意间激励了自己的学生,使学生成为一个自信并超越自我的人,他们给学生的涓涓之爱也唯有四字“师恩如母”可以诠释。

“君子以厚德载物”。对一个人来讲,厚德是立世之基,为人之本,成功之源。对一名教师来说,师德是他们的灵魂。而培育学生良好的品德,是教师的首要任务。看着她眼前的这两位学生,我想这位老师做到了。

时候不早了,我们告辞回家,已经走出了很远,可杨老师又颤颤巍巍地追出来:“带上点核桃吧,带上一袋酸奶吧,带上,带上!”这样朴实的心意,怎么忍心谢绝?也只有虔诚地接过来最好。

回了家,我把核桃一颗颗放在餐桌上,数了数12个,拍了张照,静静盯着它们,若有所思,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