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文化

田家会大捷

——晋绥首府印象记(十八)

□ 牛寨中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熬一宿;初一初二扭一扭”。这是人们对春节的美好期盼。然而,1942年的春节,兴县的老百姓是在动荡不安、高度紧张的氛围中度过,晚上睡觉都非常警惕。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发动了太平洋战争。驻扎在晋西北的日军第九混成旅团调走,华北敌军有所减弱,为扩充兵员和物资,从腊月初开始,日军第16混成旅团和第三混成旅团一万多人,对兴县、临县、保德等地区连续进行扫荡,仅在兴县,群众被抢走和烧毁粮食72万斤,掠走和杀害群众593个,拉走和屠杀猪羊12000余头(只),烧毁门窗5200副,房屋630间,宰杀和拉走大牲畜45头。

一晃,又到1942年5月。经过战斗洗礼的八路军358旅716团,驻扎在兴县城东50里地的界河口一带休整。5月13日,部队岗哨接连收到情报:东南方向驻岚县寨子、东村的日军村川大队,连日来大肆拉民夫、抢骡马,准备进犯娄烦镇。716团急忙向旅部报告了这一情况。120师参谋长周士第、358旅旅长张宗逊认为娄烦是静乐县的一个小镇,只驻扎着我少数部队,要取娄烦,日军何必如此兴师动众?综合分析后,认为日军可能就是摆出“迷惑阵”,明犯娄烦,暗取兴县,指示716团加强对岚县方面敌军的警戒,其他部队做好战斗准备。

果然不出所料,5月14日13时,日军独立第16混成旅团第85大队大队长村川大佐,率横尾、稻田等五个中队700余人,由东村出发经寨子村、郭沙沟村沿岚兴公路向兴县急进。黄昏前,八路军侦察警戒部队先后在吴家沟和杂石沟阻击敌人。日军因企图暴露,随即避开八路军主力,于14日夜宿大蛇头村,15日拂晓绕道进至界河口西南6公里处李家庄高山密林隐蔽集结。当日,八路军120师358旅奉命以少数兵力监视其行动,工卫旅在兴县附近集结待机。同时,兴县城内机关、学校和居民都暂迁城外,实行坚壁清野。各机关、部队和兴县各村严防敌人袭击。

这个日军村川大队长,曾参加过日俄战争,颇有谋略,到晋西北两年时间,没有吃过大亏,被称为“晋西北通”,自称是“游击战专家”,号称“常胜将军”。17日拂晓,日军侵入兴县城,却发现这里已是一座空城。村川发现形势不妙,估计原路已被截断,在城内只停了三四个小时,就匆忙撤到城东南16里地的白家公式,企图沿东南山路逃跑。结果,被我工卫旅、兴县游击大队和民兵阻击,行动迟缓。当天下午,716团派到宁武背粮的第2营和3营战士也于岢岚赶回参加战斗。

5月18日拂晓,朝霞给群山镀上了一层金辉。在二京山埋伏了一夜的120师官兵顿时活跃起来,个个摩拳擦掌,准备投入战斗。10点多钟,战斗打响,交战异常激烈,敌死伤过半,日军在突围中村川大佐被击毙,其余通过二京山,向东南突围逃跑至田家会。我先头部队工卫旅一部在田家会西北高地与敌交锋,716团第2营在崖窑湾北梁与敌展开激战,第一营抢占了田家会西北制高点,第三营迂回到田家会西南高地,再次形成围敌态势。19日下午6时30分,我军发起总攻,突击队员们冒着狂风,迎着飞沙,像怒不可遏的洪流,从四面八方涌向田家会。枪声、喊杀声,压倒了狂风的呼啸,震撼着山谷。日军自进入我根据地以来,便处于“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困境。他们吃不饱、喝不足,又遭八路军阻击、包围、追赶,疲惫不堪,毫无斗志,便固守待援。八路军官兵也因营养不良,半数人患夜盲症不能参战,遂停止攻击。

19日凌晨,日军乘夜色钻出包围圈,我军当即追击,于上午10时将其包围在田家会村。战斗中,日军中队长横尾腹部受伤毙命,多田受重伤,残兵已失去指挥,乱成一团,完全丧失战斗力,鬼哭狼嚎,像绿头苍蝇,四散五乱,大多被消灭。

据1942年6月2日解放日报发表的周士第撰写的“田家会大捷”报道:“这次战斗历时7天,我军获得的战绩:俘虏日军24人,伪军21人,夺取牲口155头,马355匹,缴获山炮1门,轻机枪6挺,重机枪2挺,长短枪57支,掷弹筒5个,炮弹500发,掷弹筒弹250发,战刀4把,军用品甚多。群众缴获不在此数内,敌遗尸200余具。此次奔袭兴县之敌700余全部被歼灭,漏网者不过二三十人而已。”尤其是残杀兴县人民的凶手村川、横尾被击毙,他们终于在兴县找到了自己的坟墓。

田家会战斗中,县委发动肖家湾、龙尾茆、杏花咀、交楼申等地民兵,组织了400多副担架,随军运送伤员。杏花咀只有30多户人家,在抗联主任王崇泰带领下,一次为战士们送去50多担窝头、油糕和米汤。李家塔村接收了驻村120师27团的20个伤员,其中有个战士不幸中弹,失血过多,已昏迷不醒,加之嘴上又受伤,吃不下饭,村妇救会主任白秀英看到战士伤势严重,烧水做饭已来不及了,急中生智,毅然将乳汁滴进战士嘴里,流进战士干渴的喉咙。她还发动全村哺乳妇女轮流挤奶喂战士。这位战士慢慢苏醒了,得救了。经过半个月的精心呵护,痊愈后的战士恋恋不舍告别恩人,重返部队。一个个农家妇女,在恶魔和死神面前,敢于冲破旧的习惯势力,向正义敞开胸怀,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子弟兵,这是兴县老区人民的慈母胸怀,是感天动地的民族大义,是震撼中华民族灵魂的千古绝唱,是晋绥儿女用鲜血和生命演义的一曲吕梁军嫂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