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文化

记忆中的柿子

□ 郭雪萍

又到了柿子成熟的季节。望过去,一颗颗柿子挂在树上,像一盏盏的灯笼,温暖着秋日的季节。

也曾无数次想过,如果有个院子,一定要栽几棵柿树。

春日里,看它们吐枝发芽,郁郁葱葱长大。微风拂过,明黄色的小花就那么摇曳着,引得蜜蜂嘤嘤嗡嗡,怎么也不舍得离开。花蕊落后,小柿子就探出头来,如青棉桃一样可爱,之后渐渐变得平圆,仿若打坐的和尚那般庄重。

等长成青柿子那般模样的时候,馋嘴的小孩子们就已经按捺不住了,他们会找一根长棍子敲几个下来尝尝鲜,结果刚吃一口涩得舌头都不会打转了。随着时日的增多,青柿子变成了黄柿子,摸上去还是硬邦邦的,但这个时候要摘下来了。像圆柿、长柿、方柿、葫芦柿、牛心柿等,个都挺大,不能等熟透了,熟透了,就自己掉下来了,啪的一声,地上顿时一摊红浆,直看得人心惊胆战。这样的画面,未免太有些惨烈,让人不由得要想起粉身碎骨之类的词语。以前去游玩时,也看到过柿子掉下来的场景,只记得那颗柿子尚且年轻,却也还是不管不顾地砸了下来,差一点就砸到了游客的脑袋,真是能吓坏人。

摘下来的黄柿子有些甜味了,但那甜是硬硬的甜,需要去涩。去涩有很多种,有拿草木灰捂着的,有放在瓦缸里的,有拿酒灌醉它的,不过最有趣的是拿个红苹果,放在一堆青柿子和黄柿子之间,让它们以苹果为榜样,它们果真就红了。真是应验了那句俗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一直喜欢吃柿子,吃得过程总是让人意犹未尽,欲罢不能。用清水洗净,只需轻咬一口,黄澄澄的果肉便裸露出来。这时将嘴巴靠近,用力一吸,果肉们就乖乖跑了出来,这才是吃柿子最好的方法呢。吃得时候,先找一个突破口,之后一鼓作气,乘胜追击,果真是有着别样的感觉。特别是遇到那些黑色的类似籽一样的家伙,看着可爱,吃起来也很有意思。不用一会儿的工夫,整个柿子就只剩下一张皱巴巴的皮,和它头上的帽子了。

柿子头上戴得帽子叫柿蒂,分为四瓣,就那么聚集在一起,简洁又不失美感。据说柿蒂可以泡水喝,治疗失眠特别的管用,而我更多的是会想起小时候吃柿子时,大家总是习惯把柿蒂粘到墙上,门上之类的地方,因为大人们说这个有用,我们就记住了,直到把墙壁变成了麻子脸,看得人眼都花了,只是到最后,还是不清楚要这些东西干嘛了。

柿饼也好吃,大多为橘红色,棕褐色,上面覆着一层白霜,那是里面的糖分,甜得很。吃得时候,会感觉到那种弹性的力量,更成熟,更有嚼头。仿佛历经沧桑的老人,带着厚重与沉淀,更多的是波澜不惊和云淡风轻。

段成式说柿树有七绝,一寿,二多阴,三无鸟巢,四无虫,五霜叶可玩,六嘉实,七落叶肥大。后演绎为七德。齐白石老人喜欢画柿子,画三个柿子叫“三世太平”,四个叫“事事如意”,五个叫“五世分甘”,他说:“称世不能,只好画柿,借其音也。”柿,世也,果然带着霞光一片。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说有户人家每年到摘柿子的时候,都会在树梢留几颗柿子,给过路的鸟儿吃。想想鸟儿们一路风尘仆仆,飞动着翅膀,饥渴难耐之时,刚好看到树枝上那几颗红彤彤的柿子,心里该有多温暖啊。树上,正在啄柿子的鸟斜着身子,仰着头,仿佛在想什么心事,它的翅膀像一把打开的折扇,看着很是别致。也有坐在柿子上品尝的,晃晃悠悠,就像荡秋千。这些胆子大的家伙,调皮的真是没法说,吃个东西都这么不省心,真害怕它们不小心会掉下去呢。

柿子清热、润肺、生津、解毒,具有很多功效。“落日西风公式白沙,关山万里客思家;芦花雁断无来信,柿子霜红满树鸦”。寒霜红柿,一树情怀,品尝着香甜可口的柿子,就这样沉醉在了诗情画意的古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