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寨中
1948年3月21日,毛泽东和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机关,从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出发,23日来到黄河西岸吴堡县川口渡口,准备东渡黄河前往河北西柏坡。
人民解放军经过1947年一年的作战,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党中央认为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时机已经到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4个纵队12万人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此时,在山西境内的国民党军阎锡山部和胡宗南部,被压缩至同蒲铁路线的大同、太原、晋中及晋南的临汾、运城等城市和据点中,从1947年4月至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在中央军委和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徐向前的指挥下,在山西战场相继发起运城、临汾、晋中、太原四大战役,横扫千军万马。因此,中央前委留在陕北的任务已胜利完成。毛泽东率部此行是为与刘少奇、朱德领导的中央工作委员会会合,共同研究决定新形势下面临的诸多重大问题。
黄河东岸是晋绥解放区,是陕甘宁边区的屏障,晋绥人民用渡船运、牲口驮、肩膀扛,不断地把粮食和物资运过黄河支援陕北。过了黄河,毛泽东骑着老青马,经过了临县的碛口、寨子山村,于3月24日到达临县三交镇双塔村。这是他最后一次马背上行军。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的机关就设在三交镇双塔村。后委书记叶剑英、后方支队司令员杨尚昆早已做好迎接中央前委的准备。毛泽东等在双塔村住了一夜。第二天下午,毛泽东从双塔村出发,经白文、康宁到达蔡家崖,在“牛家花园”同晋绥军区司令员贺龙、中共晋绥分局书记李井泉会面。
毛泽东来到蔡家崖时,每天晚上和贺龙司令员一起乘车,去五里外的后木兰岗村休息,白天在“牛家花园”窑洞工作。有时,夜已经很深了,天上嵌满宝石似的星星,忽隐忽现地闪烁,窑洞前那一丛丛紫丁香、红玫瑰,在早春的静夜里,散发出馥郁的清香,毛泽东仍然在不停地挥笔著写光辉篇章。站在窑洞外的贺老总,嘴里吸燃着烟斗,不停地来回踱步,不时和警卫员低声说几句话。
在蔡家崖期间,毛泽东同周恩来、任弼时听取贺龙、李井泉汇报晋绥边区战争、土地改革、整党、工农业生产、工商业政策及支前工作等情况,并先后召开贫农团代表、土改工作团代表和地方干部代表等五次座谈会,详细调查了解晋绥边区农村各阶级的比例、土地占有、土改工作团发动群众等情况。
4月1日,毛泽东在蔡家崖出席了由贺龙主持的晋绥干部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肯定了晋绥解放区的土改工作和整党工作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晋绥党组织对工作中曾经发生的“左”的偏向的纠正。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出了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他说:“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封建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做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时期,在土地改革工作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毛泽东谆谆教导做各种具体工作的同志,都要牢记党的总路线、总政策,否则,就会迷失方向,贻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