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生 活

不是所有的“畸形”都需要矫正

人类的牙齿生长存在3个阶段:从6个月左右第一颗乳牙开始萌出,到两岁半20颗乳牙全部萌出,再到6岁“六龄齿”萌出之前,都属于乳牙期;从6岁左右第一颗乳牙替换开始,到12岁左右牙齿全部替换完成,属于替牙期;而乳牙全部脱落,恒牙全部萌出,则进入恒牙期。12岁到16岁是牙齿矫正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矫正牙齿,牙齿移动快,牙周改建好,矫正后生长稳定。而12岁之前的乳牙期和替牙期的矫正,称之为“早期矫正”,也就是在儿童的生长发育阶段,尤其是在生长发育高峰期前后,对可能导致错合畸形的病因进行预防,对已出现的错合畸形进行阻断和矫正,为以后牙颌面发育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早期矫正,从乳牙期说起。乳牙期最佳矫治时期是3—5岁之间,孩子太小,不容易配合;超过5岁,有的孩子已经有部分牙开始松动了,此时矫正容易引起部分牙过早脱落。一般4岁左右是个不错的时期,孩子可以正常沟通配合,乳牙也比较稳定。乳牙期常见的错合畸形有:牙列拥挤、前牙反合,双侧后牙反合、偏合等。

乳牙期的牙列拥挤比较少见,因为乳牙一般比较小,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骨骼不断生长,反而常常会有牙缝,这个时候的牙缝很正常,是不需要矫正的,有极少的孩子存在骨量不足、牙列拥挤的情况,可以定期观察,等到替牙期的时候再根据情况确定是否干预。

前牙反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地包天”,其形成有几种因素:

1.牙性反合,就是牙齿生长过程中造成的前牙反合,只要把上前牙齿推出来就好了,矫正效果很稳定,这种情况有些甚至于不用矫正,定期观察,有部分孩子在替牙的时候乳牙脱落,恒牙萌出,“地包天”自然解决。

2.家族遗传,就是来源于家族长辈,可能是父亲这边,也可能是母亲这边。家族遗传的“地包天”往往是骨性的,这种情况下,乳牙期一般不建议做矫正,因为遗传基因太强大了,即使做好矫正,也会面临着很快的复发。有的因为上下颌骨相差太多,属矫正不过来的,不建议做早期矫正,可定期观察,一般建议在成年后选择正畸和正颌手术联合治疗。

3.一些不良习惯或姿势:因母亲哺乳姿势不规范,有的孩子小时候吸奶瓶时仰卧着,容易前伸下颌吸吮,养成前伸下巴的习惯,久而久之,就成了“地包天”;有的孩子存在腺样体、扁桃体肥大的情况,导致气道变窄,容易前伸下颌呼吸,造成“地包天”;有的孩子舌系带较短,舌体不能正常上抬,长期处于低位,容易使下牙弓和下颌骨发育过度,形成“地包天”,这种情况往往后牙也是“地包天”;也有长期咬上唇形成的。这种由于不良习惯或姿势导致的“地包天”,一般需要先把不良习惯或姿势改掉,如果存在腺样体或扁桃体肥大的问题,去找儿童医院耳鼻喉科医生解决掉,然后再矫正,都会有比较稳定的效果。

双侧后牙反合,和单侧后牙反合一样,都是上下颌宽度不调的问题,一般乳牙期在4岁多扩大牙弓即可解决。这几种反中单侧后牙反合危害最大,就是一侧后牙是正常的上颌盖下颌的关系,另一侧是下颌包上颌的关系。这种反合因为两侧咬合的不对称也称之为偏合,而乳牙期的乳牙偏合久而久之容易造成两侧面部发育不对称,面部偏斜,对孩子的相貌、甚至对孩子的心理都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如果说其他错合畸形都可以观察等待的话,偏合畸形是发现一例尽早解决一例,不可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