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社 会

一草一木皆风景 一点一滴筑文明

——吕梁市多家爱心协会参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侧记

□ 本报记者 韩笑

初冬的街道上,一个个身穿红色马甲、佩戴红袖标的志愿者在人群中分外醒目。他们手拿宣传册和引导旗,活跃在十字路口处、公交站牌前、大街小巷里,整个城市涌动起一片格外鲜艳的志愿红……

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城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市民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为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创建文明城市宣传氛围,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11月16日,市文明办联合市区多家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美丽幸福吕梁 志愿服务有我”交通志愿服务活动。

“我不图名也不图利,就是想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为咱们这个城市做点事。”来自离石区讲文明志愿者协会的雒效宁老人笑着向记者说道。自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启动以来,84岁的他每天提着自制的“垃圾袋”,日复一日地清理着街头地面上散落的烟头、纸屑等杂物,不论刮风下雨从没有间断过。“前些日子下雪地滑,他摔倒了好几次,大家都劝他等天气好点了再来,但他这人犟的很,谁说也不听,硬是坚持每天过来和大家伙儿一起干。”志愿者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掀起了全民动手、人人参与的创建文明城市新高潮。

“创建文明城市可是个大好事儿。现在走在路上,车辆基本都会礼让行人,坐公交搞不清线路也有志愿者耐心解答,马路上也都是干干净净的,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盼头。”正在公交站牌等车的刘大爷说道。创建文明城市,就是为群众办实事,让每位市民都能感受到环境改善带来的益处,让大家生活更舒心、更放心、更安心。

“我们协会专门设立了‘爱心屋’作为信息支撑后台,保障一线志愿者的服务需求,并建立工作日记,对群众求助问题进行记录,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查缺补漏。”吕梁市追梦爱心公益协会负责人说。在这次“美丽幸福吕梁 文明志愿有我”交通志愿服务活动中,多家志愿服务组织围绕“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创文明城”的工作目标,建立了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长效机制,力争为打造干净整洁、舒适宜居的美丽幸福吕梁出一份力、增一份光、添一份彩。

风尚渐成,久久为功。如今,街道干净整洁、交通秩序井然、人车礼让通行、市民文明有礼,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文明新风正洋溢在我市街头巷尾、各个角落,“文明一个人、温暖一座城”的美好画卷,正在城市上空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