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社 会

一群人 一条心 一件事

——记吕梁市久久爱心公益协会

□ 本报记者 康桂芳

2018年9月1日,一群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走进了贫困大学生温琴艳家,那天她收到爱心人士送上的一份特殊礼物,2000元爱心款及价值1000多元的秋冬衣服和鞋子。“我特别感动,当时正为了学费犯难,是他们雪中送炭让我感到了温暖。”温艳琴口中的他们就是吕梁市久久爱心公益协会,这是一家社会公益组织。协会成立四年来,扶贫济困、关注孤寡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爱心传递遍及吕梁市十三个县。

“我默默发誓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能够回馈社会。”去年温艳琴顺利从忻州师范毕业后又一举考上了岚县纪委,成为了一名公务员。领到第一月工资后,她高兴地赶紧给会长张安才打电话:“张叔叔,我也想像你们一样拿出一千块帮扶贫困大学生。”张安才听到这话感动地说:“孩子,你出息了啊。”

张安才做公益已经有三十多年,每每听到这样的话总会情不自禁地落泪。他经常被受助对象称呼为“大好人”,因为从小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种子从小就深深地埋在他的心里,大学毕业后下海经商,在商海摸爬滚打20多年,挣钱后回乡后他一边经营生意一边做公益,从一个人做公益到几百人一起做,多年的公益之路,张安才带领着协会用爱温暖着需要被关心和爱护的人们。

行合趋同,千里相从。协会初创时期只有六人,张安才是草根企业家,刘选平是货车司机,冯爱军是小学校长,成文军是水泥厂工人、王虹霞、卫彩艳是书法培训教师,他们因公益结缘,为了共同公益梦想聚在一起。2017年7月19日由张安才起草协会《章程》草案及各项管理制度,大家分工明确,紧锣密鼓加班加点筹备协会事宜。协会通过了层层考核,同年10月19日,久久爱心公益协会被市民政局正式批准,成为合法的社会公益组织。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从6个人到414人,从小善到大爱,协会始终秉持着“一群人、一条心、一辈子、一件事”的宗旨。他们的善举影响了将近5000多人的命运,成立仅仅四年的时间,协会先后深入吕梁13县(市、区)走访慰问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贫困学生366次,贫困学校23所,捐赠物资达300多万元,参与慰问的志愿者达3000余人次。

公益事业做的越大,所需投入的时间、金钱、精力也就更多。因经费有限,从协会注册时一切的交通费、招待费、相关手续费用都是张安才自掏腰包。他主动将自己的办公场所无偿提供给协会使用,后来小小的办公室已经无法开展工作,需要租赁更大的办公场所,面对几万元的房屋租金以及慰问物质,大家都犯了难。为了保证协会正常运行,张安才把自己能拿得出的存款全部拿出来填补。租赁的办公环境换了一处又一处,2019年考虑到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对协会发展的影响,他隐瞒妻子将省城的住房卖掉在离石买下一处三层房屋作为协会办公场所。

副会长刘选平,一位普通的卡车司机,从协会初创到现在他将自己七座商务车无偿提供协会使用。四年来共参与社会捐款物资合计9万余元,每年参与一对一助学贫困生1000元捐助活动。被协会评为“优秀志愿者”、“爱心人士”,在助力贫困县脱贫攻坚工作中被岚县小万村授予“荣誉村民”称号,在2017——2019年度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中评定为“三星级志愿者”。

协会副会长兼妇女委员会主任李翠英,截止目前共参与公益活动213次,累计捐赠总额30余万元,历年累计志愿服务时间1106.5小时,疫情防控期间,她志愿服务时间长达235小时,捐赠物资折价3000元,并捐款1000元。今年,她获得了中央文明办颁发的“中国好人”称号。这样的事迹在协会里数不胜数。

为了协会更有序运作,身为党员的张安才在协会成立了党支部。党支部的成立,让协会中党员和渴望政治思想进步的会员找到了“家”,有力保障了协会的发展方向,为公益事业的持续壮大提供了强大动力。吕梁市久久爱心公益协会党支部也成为了吕梁市级首家成立党支部的市级公益组织。目前已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1名,预备党员9名,正式党员7名。

日计之不足,而岁计之有余。随着协会每年开展公益项目越来越多,声誉和名气大增,社会声誉得到政府和百姓认同,政府也通过各种渠道与之加强联系,协会的公益项目也由最初简单的献爱心活动转变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46位志愿者在41个服务点开展了疫情防控物资慰问、卡点布控、社区排查、场所消毒、数据统计等工作,捐款2.6万余元送到疫情防控定点医院。今年协会作为山西唯一的地方性公益组织受邀参加第三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推进会议,同时组织协会志愿者驱车16000多公里赴新疆莎车县、疏附县等地开展走访调研,为新疆困难学校和学生捐助70多万元的教学物资。同时致力于打造王牌项目、精品项目,如“一对一助学”和“暖冬行动”品牌已成为吕梁公益性社会组织的闪亮名片。

2019年,协会党支部被吕梁市委组织部评为“双强六好”市级示范党组织。2021年2月,协会被山西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等14部门联合推选为山西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2021年6月,协会党支部被评选为山西省“两新”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双强六好”省级示范党组织)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