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关注

相关链接

如何缓解家长、孩子的分离焦虑?

进入初中,有一部分孩子会离家住校,部分家长感到焦虑,担心孩子吃不好、睡不好、照顾不好自己,甚至一直拖着不让孩子住校,这都是父母“分离焦虑”的表现。

“分离焦虑”指与某个人产生亲密的情感联系后,又要与之分离时,产生的伤心、痛苦,以表示拒绝分离,是亲子分离的常见心理现象。家长有分离焦虑,孩子当然也有。然而,父母需要明白的是,孩子终究要离开家长营造的温室,独自面对风雨。

面对分离焦虑,首先家长要敢于放手,不对孩子的生活过度操心包办,相信孩子慢慢会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如果一味以爱的名义将孩子包裹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孩子从小就没有锻炼独立自主,那么以后孩子将无法适应社会,更容易陷入焦虑、抑郁、恐惧、自卑的情绪中。

其次,家长可以主动与孩子沟通讨论,了解孩子关于独自住校的想法或担忧。面对孩子的担忧,家长可根据孩子的特点给予真诚的鼓励,增加孩子独自面对新环境的勇气。针对孩子遇到的问题,家长也可以结合自身成长经历,给孩子分享自己独立自主的经验。

再者,家长可以有意识地教孩子自理的技能并练习,如铺床、洗衣服、打扫房间等,这在缓解父母“分离焦虑”的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最后,开学时,举办一个简短而又正式的告别仪式。告别仪式可以向孩子和自己传达一个信息:我们要分离一段时间了。这相当于给双方做了一个心理铺垫,使自己和孩子不因分离情绪过多地影响自己。(李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