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吕世宏《<红楼梦>
大观园地理位置在汾阳解读》一文
《红楼梦》大观园乃贾府荣国府的附属花园,元妃省亲时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地理位置自然在小说背景地贾府之长安都。大观园地理位置主要体现在十七、十八回,特别是十八回贾元春回到贾府组织姊妹们题写对联匾额诗句里。
首先“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明确说明贾府大观园大体上地处首都北京之西方,见十八回薛宝钗之题诗。然而具体在西方多远的位置?请看元妃回长安城贾府省亲描写:“贾赦领合族子侄在西街门外,贾母领合族女眷在大门外迎接,半日静悄悄的,忽见一对红衣太监骑马缓缓的走来, 至西街门下了马,将马赶出围外,便垂手面西站住”。“贾赦等在西街门外, 贾母等在荣府大门外”迎接且面西站立,显然元妃回故乡是从长安府城西门入城的,如果贾府在北京城的西郊,元妃出故宫来到贾府之地应该从贾府之东街东门进入才是最为合理最近的路线,为什么元妃反而从西门外进入长安府城?
这段疑问属于庸人自扰,对照原文就能看出来,元妃省亲之所以从西街入府,那是因为贾府就在西街,而不是从长安府城西门入城,在原著中并没有提到元妃从大明宫出发再到长安府城西门入贾府的记载。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似是而非的疑问,属于吕世宏脑补过度。
《红楼梦》第三回写黛玉进贾府前:“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书中写得再清楚不过了!黛玉是由东往西行!可见元妃也是从东街到西街的省亲路线。说明小说里的长安府都中不在北京城西郊附近,而在离北京较远的一座西方某州府之地。
这个属于过度联想,贾府就在长安城中,和皇宫是处在同一座城市。不然元妃省亲这一章节的开头出现的太监也不会传话传得这么快!
林黛玉赞美大观园词有句:“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强调了贾府大观园远离红尘(北京)即贾府长安府远离明清之北京城。脂砚斋批语也明确小说隐藏了州县地名,明确贾府所居的长安府乃是州县之地。
脂砚斋评语说明《红楼梦》隐藏了州县之地名,但是这句话不是《红楼梦》原著作者所说。长安府在刘姥姥口中早已明确就是京城,“长安都中”指的就是小说中的“神京”即是长安。元妃从大明宫出发前往贾府,正好说明《红楼梦》里的朝代不是别的就是唐朝。这个没有任何争议。也别说什么现实中指的北京、南京之类的。在小说中,《红楼梦》的朝代就是唐朝。
那么,大观园长安府在北京之西方的哪省哪州?请看贾妃有句“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功夫始筑成”,长安府城“衔山抱水”,有此格局的城市必在太行山左右了。府城抱着哪条河水?请看惜春之句曰“山水横拖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水横千里这不正是汾河特指吗?汉武帝秋风词之后“横汾”成为汾河之别称,而高耸的五云似乎暗示了五台山,贾府长安锁定在山西了!
《红楼梦》中元妃诗句“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功夫始筑成”指的就是长安,其南是横亘东西的秦岭,其北就是绵延千里的渭水,这是最符合元妃的描述了!更何况有山有水的地方不止山西,为啥偏偏就你吕世宏认为是山西?很显然吕的说法不靠谱。
那么山西的哪一座城市?李纨诗赞大观园曰:“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抱复”当指“抱腹岩”,汾州府南介休绵山的著名别称,好了,可以推定长安贾府地在汾州也。
吕世宏把“抱复”臆测为“抱腹岩”,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秀水明山抱复回”中的 “抱复”指的是依山傍水,群山环抱的意思,不是什么“抱腹岩”,其错把动词当做地理名词!
十七回大观园有联曰“三径香风飘玉蕙,一庭明月照金兰”,“三径”不也有“三晋”之谐音?唐代刘禹锡题写金陵城有句“一方明月可中庭”,曹雪芹借“一庭明月”寓言贾家祖籍金陵实际记朱家,“金兰”则是汾州庆成王诗社名。惜春句子:“园修日月光辉里,景夺文章造化功”,“日月光辉”点出大观园是明代所修。明清时期,一座城里分东、西两府的情况绝无仅有,全国仅见汾州永和王、庆成王有世称东、西府的记载,自然是《红楼梦》极好的参考资料。
“三径”指的是庭院里的三条小路,不是“三晋”的谐音梗。“曹雪芹借‘一庭明月’寓言贾家祖籍金陵实际记朱家”,更属于无稽之谈,先不论《红楼梦》的作者是不是曹雪芹,假如是曹雪芹,但曹雪芹祖上是满清的包衣奴才,怎会有反清复明之想法。
大观园里有一景点叫“杏帘在望”杏花村,当然是酒乡的象征了,而这个酒乡最终改名为稻香村,要知道明清时期汾州特产羊羔酒就是用文湖稻谷酿造的,贾宝玉自称羊羔酒肚子,此又一汾州标志了。
这段就是扯淡中的扯淡,“杏帘在望”指的大观园里酒旗招展,而不是指的杏花村,杏花村在清代还叫尽善村呢!羊羔酒是汾州府特产不假,但不是汾阳特产,而是孝义特产。明代冯时化《酒史》载“羊羔酒出汾州孝义县”;《山西通志》“(孝义)酒之名色甚多,其羊羔儿名重海内”。这说明羊羔酒原产地在山西孝义,不在山西汾阳,也更不能说明大观园在山西汾阳。
特别是迎接贾元春的机构还有五城兵备道,汾阳明清外号“五连城”。
汾阳有五连城,不代表全国只有汾阳这一座五连城,恰恰西安也是一座五连城,可见这是长安就是《红楼梦》中都城的又一佐证。
《红楼梦》电视剧组也看出了小说里的这一方位暗示,所以在北京西城区修建了拍摄地大观园,在遥远的北京西南方的石家庄正定县修建了荣国府和宁荣街等等影视基地,基本上吻合小说里的长安贾府方位。根据小说十八回文本推断,实际上长安府更在正定西的山西呢。小说里长安城的北门叫北下之门,省会在北,长安府在南,故从北向南叫“下”,汾州地势北高南低,自北而南可谓北下。
周汝昌等一批人认为北京恭王府就是大观园的所在地,影视基地就别碰瓷大观园了,这些跟《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有啥关系?吕世宏拿北京西城区的恭王府、河北正定县的红楼梦影视基地来佐证大观园的位置在山西,扯淡至极!
据《旧唐书·卷三八·地理一》中 “都内,南北十四街,东西十一街。街分一百八坊。坊之广长,皆三百余步。皇城之南大街曰朱雀之街,东五十四坊,万年县领之。街西五十四坊,长安县领之。京兆尹总其事”的记载,长安城除了宫城之外,西部和东部划分为长安县和万年县,而贾府归长安县管辖。在长安城,宫城在北,贾府在南,跟汾阳没有半毛钱关系!
红学界关于大观园原型在那里,并没有给出答案,有人猜测在北京圆明园,有人猜测是南京的随园,有人猜测是杭州西溪,有人猜测是江苏水绘园等等等等,曹雪其笔下的大观园“天上人间诸景备”,所以多数人又认为大观园是曹雪芹集华夏名园之大成而杜撰的。不是吗,即便是曹雪芹杜撰,也有个地理位置吧?而根据文本推定其地理位置在汾州,清初汾阳文人朱氏后裔吕文棂归纳的永和王府旧园《天乐园记》,所记山水奇特亭楼如画,与大观园颇为相似,无疑当是曹公杜撰大观园的参考之一。
《红楼梦》里大观园的地点不确定在哪,但是一定在原著中的京城长安,而不是甚至连省城不是的汾州府或者汾阳县。《红楼梦》原著写的就不是明代,而是唐朝,跟汾阳的明王府无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