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大智 马红梅
这里总是人流穿梭,参观书画展览、体验非遗项目、聆听科普讲座、参与课外实践。这里是文水丽彬文化产业园,是文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总队所在地,为国家级综合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基地,集传统文化传播、民俗文物展览、民间工艺传承、科学普及宣传、本土文化延承、红色文化教育等为一体。园区建筑面积10000余平方米,按照北方传统四合院建筑风格设计,融南方园林之灵秀,青瓦白墙,漏窗龙池,走廊两旁的文化史迹长廊,移步易景,展陈的百余种吕梁非遗实物,琳琅满目。独特典雅的环境,浓厚的文化氛围,吸引了众多群众慕名前来感受文化熏陶。
近年来,园区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文明实践主题,在“文”上下功夫、作文章,坚持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充分整合资源,搭建实践平台,创新实践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强阵地
搭建文明实践大平台
群众需求在哪里,服务阵地就延伸到哪里。
园区为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持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创建有“一院一园三馆一基地”,分别为:三晋文化研究会子夏研究院;吕梁非遗博览园,包括吕梁非遗橱窗展览、青少年研学体验基地、大中学生产教融合基地、非遗文创中心、非遗传承保护基地;三馆则是永葆丽美术馆、民俗博物馆、文化编纂收藏馆。文化编纂收藏馆主要以地方文化为主,包括武则天、刘胡兰等珍贵史料收集中心,地方婚俗及主题演艺中心,晋商文化研究、乡村记忆编纂工作室等。红色教育基地包括文水女英烈、红嫂,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英烈等。
开讲堂
创建文明新风传播新载体
园区创建子夏风国学大讲堂,面积1200余平方米,可同时容纳300余人。利用讲堂传播新思想,倡导新风尚,结合群众关心热点,常年举办各类公益讲座,内容涵盖书画艺术、文学艺术、非遗传承、健康知识、高考志愿填报、移风易俗、消防安全等领域,先后举办《说文解字》《小小说写作与欣赏》《篆刻艺术漫谈》《陆游爱情诗词赏析》《朗诵艺术漫谈》《晋商开商路》《风流话古陶》《李本深文学和书画艺术漫谈》《文水名人武福桂》《山西野外考古》《刘胡兰精神与初心》等各类讲座52期,前来聆听讲座的有文化学者、专家人士,也有普通百姓、在校学生。每一次讲座,都如一场精神与文化的饕餮盛宴让现场听众直呼过瘾。
办展览
打造文化传承新窗口
园区民俗博物馆有明清以来藏品343件,包括明清时期文水古城景观、名人雕塑、古代陶瓷、漆雕、木雕民俗实物、碑文拓片、史料史迹等历史文献。非遗博览园汇集吕梁13县1000多件珍贵的非遗实物,常年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成为广大群众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的新窗口。永葆丽美术馆发挥资源优势,常年举办和承办各种书法、美术、摄影、剪纸展览,先后举办“文脉传薪”文水老照片展、孟养玉艺术生涯及绘画作品展、“山水梦·故园情”李本深书画艺术展、苏德正书法、篆刻、收藏展等大型展览19次,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园区累计接待来自省、市、县来宾、团队人数达70万余人次。
挖文化
培育文明新风注力量
园区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地方乡贤、英雄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弘扬和传承文明新风,倡导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通过挖掘子夏、刘胡兰、武则天、狄青、颉焕章等地方人文历史,尤其是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编辑出版了图书《乡村记忆》《非遗吕梁》《怡情集》《商乡叠萃》等,编印《文峪河》报25期;编创红色题材情景剧4幕《胡兰故事》及快板《奶奶追孙》;创作9场大型历史剧《武后省亲》;拍摄人文纪录片《武则天》《子夏》《大家》《晋味非遗》;制作10集系列专题片《弘扬胡兰精神,讲好文水故事》;写出《文水晋商文化初探》《文水女性文化的自觉》《清廉文化中的典型作用》等专题文章。
这些文化成果传承文明,延续文脉,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为培育文明新风注入强劲的文化力量。
搞研学
打造综合体验新基地
园区不断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教育功能,着力打造特色化、综合性研学基地,为广大青少年开展研学提供非遗实践项目、师资资源和活动场所。内容包括国家级非遗文水烙画葫芦、省级非遗交城堆绫以及市级非遗拓碑、书法、国画、茶艺、面塑等课程,授课人均为非遗项目传承人。现已累计开展研学65期,接待来自各地学校学员2.3万余人,辐射人群5万人。学生们在研学中体验传统文化,感悟非遗魅力,提升素质技能,培养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致力于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党员干部、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提供红色教育、党史教育、党性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文化园还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开创了红色教育工作新局面。近年来,通过不断努力,不断创新,激发了广大青少年“游园区,学党史”的热情。
润民心
架起文化惠民大舞台
园区充分发挥场地和人才资源优势,实现惠民行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利用演艺大厅,配套演艺设施,相继承办文水县妇联、县图书馆、县朗诵协会、民间票友等单位和社会团体大型专题演出活动,共计10余场。广大戏迷票友们经常聚集在这里,唱念作打,尽情演唱,好不热闹。每年春节,以园区为阵地,携手县书法协会老师义务写春联送祝福。地上铺满红红的对联,桌前老师们挥毫泼墨,群众捧着一副副对联喜上眉梢,欢声笑语伴着翰墨飘香,这样的场景早已成为园区年关最独特而靓丽的一道风景。
民有所需,我有所应。丽彬文化产业园围绕社科普及、传统文化、红色教育与研学体验,奠定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基石。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一方创新阵地,必将让文明生根,实践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