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三娃,1912年生于山西交城县石沙庄村的一个贫穷家庭,13岁就给地主放羊,捎带打猎,练就一手好枪法。他当过长工,学过木匠, 可就是吃不饱肚子。新政权成立后,他们家分到了土地,日子一天天好起来。1938年2月,日寇侵占交城县中西川地区,崔三娃一家祖宗三代居住的石沙庄被烧成一片废墟。家仇国恨,使崔三娃毅然扛起长枪,加入了抗日民兵武装。不久就担任自然村民兵分队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此他带领民兵在交城山川勇敢地与敌伪展开了顽强不屈的斗争。
神枪专打指挥官
抗日战场上,崔三娃打山时练下的本事有了用武之地。几场战斗下来,崔三娃“神枪手”的名气就越叫越响。
1942年春,崔三娃带着他的民兵队伍配合正规军作战,把疯狂一时的日军精锐 “佐佐木轻装突击队”100多人包围在了木沟口。天蒙蒙亮时鬼子沿着河川开始进攻。只见三娃不慌不忙端起枪,很远就瞄准了日军指挥官,只听“砰!”的一声,指挥官便应声倒地。敌人顿时群龙无首,慌作一团,民兵与正规军一齐趁势发起进攻,猛打猛冲,鬼子被消灭殆尽。
1942年6月,崔三娃被提拔为区民兵大队长,带领120名民兵在中西川一带打击敌人。一天,他们得到情报,日军要纠集晋中平川各县日伪军进犯中西川。当时,八分区正规部队正在外地作战。面对严峻形势,崔三娃镇定地说:“部队不在,我们来抵挡。决不能让鬼子横冲直闯!”于是发动大家在敌人必经之处的路边、石头旁、田地里,分别埋下了踏雷、拉雷、自发雷、拔不倒雷。然后带领民兵埋伏在坡上丛林中。待大道上的地雷一被踏响,崔三娃便一声令下,打! 手起枪响,日军军官先被击毙。此时埋在路两旁的地雷也被一一踏响,敌人顿时乱了阵脚。埋伏的民兵抓住时机,乘势用机关枪猛烈扫射,敌人狼狈撤退。
1942年夏季,日军扫荡八分区,县长张清源用望远镜发现,日军正从沟东南的翟家庄方向朝他们步步逼近。他对身边的崔三娃说:“三娃,人人都说你是神枪手,你能不能把骑洋马的敌人敲掉?”崔三娃冷静地说:“我试试看。”说着,他迅速选择一个有利地形埋伏起来。只见三个骑洋马的日军军官大摇大摆前后相随,间隔不过三米。当他们进入射程内后,崔三娃果断射击,“砰!”一声枪响,走在最前面的军官应声落马,后面第二个正在惊慌失措当中,也被击毙。第三个军官见势不妙,翻身下马,崔三娃的第三颗子弹也到了,顿时被打个四脚朝天。随后,我军发动猛烈攻击,几乎全歼该股日军。
1943年10月,日寇惨绝人寰的毁灭性扫荡开始。崔三娃跟随部队一起作战,在康家沟反扫荡时,又是一枪击倒一名指挥官。神枪手崔三娃的威名风一样在交西和晋绥边区传了开来,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传颂和爱戴。展开春季反扫荡后,崔三娃向各村的民兵中队发出杀敌比赛挑战。三娃冲锋在前,撤退在后,领导着他的民兵中队昼夜不停地打击敌人,创造了一个人打死35名敌兵的奇迹。
壮大民兵“挤敌人”
崔三娃不仅自己枪法好,而且重视传授经验、培养训练民兵。为了提高射击技术,在生产打猎中每遇山猪,他都让民兵先打,练习射击。为了不断提高战斗能力,他还带领民兵学习摸据点、抓舌头、造雷埋雷、投手榴弹。在他的培养和带动下,全县涌现出了王秀成、崔玉儿、张志彪等许多射击能手和民兵英雄。1943年,毛主席发出“把敌人挤出去”的号召,三娃领导民兵积极开展了“挤敌人”斗争。
1943年8月,日军在连续多次扫荡之后,将其据点扎在进了我根据地区域的岔口村,200多名伪军驻扎在葫芦川和中西川咽喉要道,修炮楼,筑工事。崔三娃接受任务,每天带领民兵,到岔口村袭击敌人,迫使敌人的炮楼3个月都没有修起。后来他和民兵英雄段祥玉、韩凤珠等商议并经请示批准,将敌人据点周围近20个村的群众发动起来,一夜之间全部空室清野转移到了根据地,使敌人陷入无粮食、无民夫的孤立困境。随后崔三娃根据县委对敌斗争委员会和武工队的部署,组织民兵基干队,在敌人必经之路埋上地雷,从四面八方封锁围困岔口日军,日夜监视和打击出扰之敌。有一次敌人清早出发,刚出碉堡,就遭到“榆木炮”的猛轰。崔三娃和民兵一起上了刺刀,身上装满手榴弹,多次冲入岔口据点,吓得日伪军钻入碉堡一枪都不敢发。
为了断绝岔口敌据点水源,三娃派民兵隐蔽在敌人平时饮用水处对面的山坡上,一遇日伪军出来担水,就开枪射击,先后有好几个伪军被打死。敌人白天不敢出来,只好深夜偷偷行动。崔三娃又发动群众,让那里的水无法饮用。敌人没有水喝,没有饭吃,再加上冷枪冷弹的袭击,整天被困在据点里,只好于同年7月狼狈撤离。部队和民兵取得了“挤敌人”斗争的胜利。
保护群众搞生产
崔三娃的民兵队不断发展壮大,青壮年纷纷加入到他的“移民中队”。三娃不但带领民兵打击敌人,而且发动民兵劳武结合,成立抢耕队,耕田种地。在组织变工生产时,三娃组里只有25个劳力,种地就达到500亩。村民们都竖起大拇指说:“三娃的民兵了不起”。
1945年崔三娃还发动建立起联防警戒哨,把情报与爆炸相结合,把防奸、锄奸和缉私、缉毒相结合,保卫后方,维护秩序,稳定群众,发展生产。
三娃不仅有出色的军事素质和劳动本领,而且积极领导和参加减租减息斗争,富有吃苦耐劳、舍己为人的团结友爱精神。
他经常对人讲:“咱受过地主剥削,拆房卖地,当长工,是毛主席才让咱过上好日子”。日子好起来的崔三娃依旧穿着朴素的衣服,背着他心爱的步枪,不停地为群众利益而奔忙。为了表彰崔三娃的先进事迹, 1944年12月,在晋绥边区第四届群英会上,崔三娃被授予“特等民兵英雄”称号。
日本侵略者投降后,为了解放全中国,崔三娃又参加了解放战争,率领民兵激战平川。在解放太原的战役中,他为了给部队铺平进攻的道路,竟俯身趴在铁丝网上,让战士们踏着他的身体前进,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新中国成立后,他一直在村里担任村干部,带领乡亲们建设新家乡。1982年6月,崔三娃病逝,终年70岁。
(本稿件文、图均由山西吕梁山革命博物馆高宇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