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社 会

传承历史文化 涵养家国情怀

赠送给孩子们的书刊资料

本报讯 为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真切感受家乡独特厚重的历史文化,近日,孝义中学的7名校园小记者走进著名文化学者、山西省优秀律师郭建荣办公室,采访了解家乡厚重历史文化。

郭律师首先对小记者们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你们作为学生,不仅仅要努力学习,还要走进生活,才能更好地体悟和传承孝义文化,担当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希望你们能更多地了解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向家乡的名人学习。”并以“传承孝义文化,涵养家国情怀”为主题作了专题讲座。

郭律师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见解独到,且自身文化修养极高,由他来带领小记者们进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孝义文化世界,体会感悟悠久灿烂的孝义文化魅力和深刻内涵,那是再好不过的人选。

多年来,郭建荣律师在从事法律服务之余,致力于地方文化的研究和宣传,先后出版发表了《乡言研究》《俗语解颐》《望川原小考》《东西古楼谯座,孝义郁垒神荼》《仁义巷的诗情法意》《孝义风采赋》《中阳楼怀古》《兑九峪怀古》等作品,在孝义文化界引起阵阵反响。他开设的孝义文化系列讲座引起了方方面面的关注。

活动中,他以最近创作的《七律·贺孝中七秩华诞》为引子,讲述了他与孝义中学的不解之缘,拉近了同学们的距离。接着他对孝义的虢国文化、魏国文化、宋祖文化、晋商文化、戏曲文化、民俗文化做了简要的介绍。他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实践,讲了他治学为文的几点原则:一是从深入调查乡土文化入手,研究传统文化;二是做经世致用、修齐治平的学问,不尚务虚;三是为时为事而做,服务于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他还以三组成语讲述了他的治学方法:

一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郭律师结合自己的治学经历,谈了他从研究孝义母方言开始,进而研究民间俗语、民间谣谚、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的经历,介绍了他研究家族史、亲属史、村庄史、地方史的经历,倡导大家从自己的出身、衣食住行开始,研究身边的文化,包括服饰文化、食俗文化、住宅文化、婚丧文化、家族和村庄文化等等,并从地方风物谈到了孝义文化对外的辐射。

二是菲葑不弃,敝帚自珍。文化的研究要从细小处着手,不能因为是“枝蔓”而不重视它。郭律师谈到了比干台、中阳楼、龙隐山、望川原、六壁烽火、中阳书院等孝义的名胜古迹,谈到如魏斯、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尉迟恭、辛云京、赵昌言、文彦博、霍冀、王裕心、郭世隆、冯济川、冯家升、马烽等历史文化名人,并对孝义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作了介绍和分析。

三是田忌赛马,机在其中。结合孝义当地的人文历史,谈到了孝义文化产业研究、发展的定位和思路,提出了以儒家的“孝·义”文化为灵魂,以春秋战国时期的魏国文化为基本背景,以历代名贤巨儒、孝子义士的动人事迹为基本素材,以古邑的保护更新为重心,以皮影、木偶等戏曲文化为造势手段,发展孝义文化产业的基本思路。风趣幽默的语言激发了小记者们的强烈兴趣,小记者们认真聆听记录,真切感受孝义文化的精髓和汉语言的幽默技巧,在欢声笑语中了解家乡文化的历史与传承。

应邀参加活动的《小马烽作文选》主编王爱琴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孝义可歌可泣的红色文化,与同学们就写作问题进行了交流,倡导大家多写文章,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活动中,王爱琴老师和郭建荣律师还分别向同学们赠送了他们的著作《体乾润物》《小马烽作文选》和《俗语解颐》等书刊资料。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研学活动增强了他们对家乡文化的了解,激发了他们的家国情怀,不虚此行,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为实现心中的“梦想”砥砺前行。

(李竹华 孟应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