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文化

阅读之旅 与爱同行

□ 程建军

曾记得,连走路也摇摇晃晃的小女孩,几年之间,就长成了一位风风火火的女汉子。她,就是我的宝贝女儿:一个普通中学的高中生。

回顾女儿的成长之路,我感慨良多。

记得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和她妈妈与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一样,对她的学习成绩很在意,生怕她丢人败兴,输在起跑线上。

其实,这么多年来,作为老师,我原本也该对成绩的好坏看得淡定些才是。但只要是自己女儿考试,不论大考,还是小考,我们夫妻都寝食难安,都要跟着人家无缘无故地紧张上好几天。哎,这正应了一句老话:关心则乱。

等不及女儿走进巷子,我们就大老远站在门口急切地问她:“狗女,今日的题难咧不难,会做咧不?”只要看到女儿脸色阴沉,我们心里也要跟着她胸闷气憋。只要看到女儿喜笑颜开,我们心里也跟着她欢呼雀跃。

记得,当时我们的举动确实有些过分,孩子有几次考的成绩不是十分理想,为此我们还训过女儿好多回,惹得她哭过好几回。

孩子读小学的那几年,一到考试季,女儿的脸色就当仁不让成了我们全家表情的晴雨表。如今回想,说到底都是我们心中分数至上这个旧观念在不停地作怪,都怪我们脑子太迂腐。

记得,在女儿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受邀参加班里举行的期末考试成绩分析会。

在会上,我们对孩子成绩下降表示了不安的意思,班主任冯老师认真地听了之后,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孩子语文水平是有点弱。这次考的不好,不见得下次就考不好,孩子们正处于学业的塑形阶段,成绩忽上忽下有波动,这符合认知发展规律,很正常。”

看着我们焦灼的眼神,冯老师继续给我们宽心:“不要把孩子的退路统统抠死,把成绩固定在班里的前几名,孩子负重前行,亚历山大了不是?弓硬蹦断弦,这样的后果我们谁都不想看到。为了孩子的前途,我们可以稍微缓缓对成绩的要求,你们说说,是不是这个理?”

听了冯老师耐心细致的解释,我和妻子顿时恍然大悟。

回家以后,我们和孩子共同制定了新的学习任务:除了帮助她完成作业,做游戏之外,我们还共同制定了“小学阅读规划方案”。

刚入学的时候,我们和她一起看一些有趣味的漫画书,稍后还看了一些拼音版的童话书,这些书都是她选定的,所以她读起来并不费劲。

不多久,她便爱上了阅读,睡觉的时候没有书陪伴,根本睡不着;三年级的时候,她自己订了《小学生日记》杂志,还常常翻箱倒柜,耀武扬威地侵略了我的藏书,走马观花地看了四大名著,磕磕绊绊读了不少外国文学作品…….

在长期的陪伴与引领中,我的孩子慢慢终于爱上了读书,凡是有字的东西,她都喜欢闲时胡乱翻一翻,偶尔作文也能上墙了。她已经有了主动读书的兴趣,我觉得,这比她考了班级第一名还要高兴。

我平时虽然工作很忙,但每天都要挤出一点时间,认真过问她的读书情况,和孩子做各方面的沟通,特别是交流读书心得,无所顾忌地谈天说地,以期创造出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读漫画、写日记、看名著……我们与孩子在广阔的文字海洋中一起畅游,在美妙的精神之旅中收获着难得的天伦之乐。

与爱同行,我们和孩子的阅读之旅充满了欢歌笑语,从来都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