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洋 本报通讯员 任一君
“恩鑫动动嘴,冤家变亲友”。“恩鑫嘴到位,和谐不出事”......谈起派出所矛盾调解工作,谈到调解员雷恩鑫,大家虽然略带调侃,但同事和辖区群众对雷恩鑫的表扬和敬佩却是情真意切、发自肺腑。
雷恩鑫是汾阳市公安局西河派出所社区辅警,从事社区调解工作将近5年,多次被评为汾阳市公安局“十佳社区辅警”“金牌调解员”。
金刚钻 钻出空间促调解
“坟前盖房,你们也真是想得出来!”“我们按图纸施工,工程耽误一天,损失你们来赔。”……2022年7月29日,汾阳市汾州府工地上聚集了数十号人,双方争议点集中于紧邻工地的两处墓地,涉事的张王两家认为预建的围墙不仅侵占了自家墓地地界,而且还会影响以后两家祭祖,便喊来亲朋好友前来阻止施工。而施工方也不甘示弱,数十号工人围在了一起,眼看一场冲突爆发在即,雷恩鑫及时赶到现场,站在“拔刀相向”“怒不可遏”的人群中厉声喝止,硬是将现场的火药味儿“摁”了下来,并将两帮人隔开。
“谁家没有祖坟,在祖坟面前闹腾,你们也不怕在祖宗面前丢人?边界不清,自有相关部门给你们主持公道。”随即,雷恩鑫叫来了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当场对所涉地界进行精准测量,经测量工地地界未越界。“你们工地也是,遇事靠人多势众,能解决问题吗?”“有理不在声高,完全可以心平气和地来解决。”通过“背靠背”工作,双方都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雷恩鑫为涉事的张王两家争取了迁坟费用,一场墓地风波就此平息。
磨洋工
磨掉干戈化玉帛
“这可不行,得提前干预,不能让事态升级。”在得知辖区某工地一外地工人因突发疾病猝死,其32名亲属来到工地与建筑方讨要说法的线索后,西河派出所所长薛红翔立即安排雷恩鑫提前介入调解,将事态遏制在萌芽状态。接到命令后,雷恩鑫带着另一名社区辅警便赶往了家属入住的酒店。到酒店后,30多名亲属剑拔弩张:“我们都是打工的,人不能就这样白白地没了,不能欺负我们外地人。”为了缓和气氛,雷恩鑫把事前准备好的水果、矿泉水递到了家属手里,并主动与酒店方协商,在房价上给家属们最低优惠。在一系列的暖心安慰下,家属们也冷静了下来,并愿意接受派出所调解。
“家人突然没了,是件痛心的事,可医院的证明也写得清清楚楚,的确是疾病,不在工伤范围内,但你们出来打工也不容易,我们会尽力帮助你们争取补偿。”虽然家属的情绪得到了缓和,但接下来的几天,雷恩鑫一点儿也不敢懈怠,不断地做家属子女、亲友的工作,劝说降低补偿金额,一面再去建筑工地为家属争取,希望能多给一些补偿。
“两边一起‘磨’,总有磨平的时候。”面对调解无果时,雷恩鑫总有一股不知疲倦地拗劲儿。经过3天苦口婆心不间断的调解,双方终于就经济补偿达成协议,一场大风波被平息在了萌芽状态。
邻里纠纷、家庭纠纷、劳资纠纷、医患纠纷、工伤赔偿......这些就是雷恩鑫调解工作的所有,经他手调解的案子多达上百起,调解成功率一直保持在100%。“‘嘴上功夫’不是简单的动嘴,我们要本着一颗公道和尊重对方的心,明白调解先‘调心’,让群众懂得‘情是攒的、仇是赶的’的道理,用最简单的话,化解日常的烦心难解事。”谈到调解工作,雷恩鑫有讲不完的心得。
绕指柔 绕过针尖避麦芒
“当邻居6年,你家往下漏水7次,你家就是故意的!”“你找的装修公司,你说赔多少就赔多少?想得美!”6月13日中午,当班的雷恩鑫接到辖区有人吵架的报警后,便火速赶往现场。炎炎夏日里,一浪比一浪高的当事人吵叫声显得格外尖锐刺耳,让人发怵。
“一听就不是善茬儿呀。”和雷恩鑫一起到现场的同事自言自语。“针尖对麦芒也得调呀,公道就是硬道理。”多年来,“秉持公道”是雷恩鑫调解各种疑难杂症的秘诀。
此次纠纷双方是楼上楼下的邻居,6年来住在楼上的李某因用水疏忽导致7次漏水,并浸湿了楼下张某的房顶,这次情况更严重,漏水导致了张某家大面积屋顶和橱柜遭浸泡,严重变形。到了现场,雷恩鑫并未着急劝阻,而是静静地听双方你一言我一语地诉“疾苦”,争执了半天的俩人,见雷恩鑫半天不吱声,瞬间摸不着头脑,也静了下来。见两人不吵了,雷恩鑫噗嗤笑了:“你俩这样吵,哪能吵出个结果,大热天再上了急火,赶紧都先午睡会儿,剩下的事交给我。”雷恩鑫随后便离开了现场。
同事又摸不着头脑了:“就这样走了?不管了?”雷恩鑫提醒同事:“遇到这样急火攻心的事,你要现在调,只会越拱越火,先让双方自个儿降降温。”之后的两天时间里,雷恩鑫分别奔走于张李两家之间:“老话一直讲远亲不如近邻,这家里要遇到急事,不还是邻居最能用得上么,和和气气相处,于人于己都方便。”“有些事情避免不了,都可能会遇到,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心结就打开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经过雷恩鑫耐心的劝导,两家人不再争吵,握手言和,并达成了赔偿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