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健 康

关于三伏天 还有这些要了解

没流汗是不热?可能是太热了!

郑革平介绍,连日高温之下,热射病也容易找上门来。正常情况下,人体会自动调节体温,将体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当人体体温调节到达极限时,身体的散热小于产热,导致热聚集,身体的核心温度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范围,人体出现失衡,身体机能系统崩溃,就会出现热射病症状。

高温是引发热射病的主要因素之一。郑革平指出,相较于其他哺乳动物,人体的散热条件实际非常优越。人体没有厚毛发覆盖皮肤,且汗腺发达,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可以通过排汗带走身体的热量,汗液在蒸发过程中也会带走热量,绝大多数天气下,人体的散热功能都可以满足需求。但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人体向外散热受到限制,特别是需要长期户外工作的劳动者,他们的汗腺更容易出现疲劳。正常人在高温下会大汗淋漓,但热射病人可能嘴唇发干、身体无汗。因此,高温环境中全身干爽更应该引起重视,这可能是人体过热的表现。

此外,患有基础病的人群,以及婴幼儿和老年人更要小心热射病。小于两岁的婴幼儿体温调节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老年人则是身体整体调节能力弱化。一些患有糖尿病、甲亢、神经系统疾病等基础病人群也更容易在高温环境下患上热射病。

一些降温方式可能是“智商税”

以酒精擦拭身体是很多人认可的一种降温方式,但实际上,酒精散热的原理和水散热的原理相类似,都是通过挥发带走热量,但酒精的沸点比水更低,更容易挥发,因此使用酒精散热会带来更为凉爽的感受。但是,“擦拭酒精散热其实具有较大风险。”郑革平说,酒精能够被皮肤快速吸收,使用过量会引起酒醉、麻痹等问题,一般不建议用酒精对皮肤进行大面积的消毒或者散热。

贴降温贴也是不少年轻人选择的一种降温手段。但部分降温贴中含有酒精,通过酒精蒸发带走热量;还有些降温贴含有薄荷、精油等,这些物质可以给人带来清凉的感受,但并不能真正为人体降温。

为减肥夏练三伏,靠谱吗?

今夏,有不少健身博主表示“三伏天”是一年中减脂减重的最好时机,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运动事半功倍。但郑革平指出,运动虽好但高温天还是要量力而为:“本身身体素质较好或有运动基础的人可以适当在‘三伏天’加强锻炼,但平日总待在空调房,对高温适应性不强,或是身体代谢、心肺功能较弱的人群不适合在‘三伏天’加大运动量”。

同时,大量出汗还可能出现电解质失衡。而且,普通人在运动中不必追求大汗淋漓,即使想要运动也建议在温度适宜的室内做一些在自身承受能力范围之内的运动。

三伏贴不是万能贴

三伏天冬病夏治的核心目的是解决阳气不足、阳气被劫、阳气被伤的问题,但是,三伏贴不是“万能贴”。

郑革平表示,冬病夏治不仅仅是贴三伏贴那么简单,需要望闻问切,辨证后采取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冬病夏治针对虚寒性疾病,病人要先辨证,如果是热证则会适得其反。而且,因为病症的不同,不同的患者贴三伏贴的位置是不同的。

要想冬病夏治,除了三伏贴,还可以选择艾灸、督灸、拔罐、刮痧、中药内服、中药药浴等,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期,对人体进行药物或中医疗法,达到益气温阳、散寒通络的目的。

(张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