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文 化

母亲的南瓜情结

□ 程建军

记忆中,每到清明谷雨前后,母亲总会早早起来,总会把手伸进那口油漆剥落的陪嫁扣箱,总会小心翼翼地打开那个神奇的小红布袋,总会掏出一把去年秋天亲自优选的南瓜籽,总会兴致勃勃地跑到不远处的菜园里,总会高高兴兴地扛着锄头开始一天辛勤的劳作。

灿烂的阳光下,整地,挖坑,施肥,点种,覆种,除草,杀虫,浇水……母亲每一个劳作的步骤都是那么一丝不苟。

在这快乐甜美的时刻里,所有的生命都心悦诚服地向母亲请安问好,有关土地和成长的一切细节都被母亲打理得那么自在坦荡。

母亲直起身,母亲弓着腰,母亲俯下身,母亲跪下来……风雨晨昏,日月轮转,母亲把她的每一滴汗水和眼泪,连同全部的爱意,都默默浇灌在这块植满希望的南瓜地里。

春阳温暖,春风和煦,春雨霏霏,春苗舒展——看吧,看吧,母亲心心念念的南瓜苗苗终于露头了,她们滴溜溜转着两只绿油油的大眼睛,好想代替母亲把眼前的大千世界看个够。

慢慢的,小苗苗在阳光下昂着头使劲攫取着天地精华,欣欣然张开绿色的小手掌啦;慢慢的,小叶子在黎明时分忽然就有了荫蔽天下的梦想,欣欣然撑开绿色的小旗帜啦;慢慢的,小藤须顺着大地母亲的深情的呼唤,欣欣然搭起绿色的小房子啦!

隔不了几天,野花醇香,瓜香清新,瓜地里便充盈着满目的绿意,洁净的气息总是让人心醉不已。此刻,母亲瘦弱的身影总是活跃在她日夜牵挂的瓜地里。

端午时分,南瓜花高举着金色杯盏,终于醉倒在夏天火热的旋律里;南瓜蔓点燃了满原绿色火焰,终于把匍匐一地的希望聚拢在了一起;南瓜叶展示着绿叶成荫的魅力,终于把招人喜爱的南瓜王子收揽在自己石榴裙下……

是呀,在每一场清风里,在每一场细雨里,母亲都会风雨无阻地守候在南瓜地里,饱含深情地抚摸着那些细皮嫩肉的南瓜,一如母亲当年精心呵护着自己的儿女。

迷人的秋天一到,母亲就会在白露萦绕的清晨敏锐地捕捉秋天的信息,就会在庄稼地里仔细编织丰收的美梦,就会在坡梁沟峁上健步如飞——每一颗滚圆的南瓜都寄托着母亲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每一颗黄亮的南瓜都燃烧着母亲丰衣足食的渴望。

站在金黄的田地里,母亲迈着骄傲的步伐,自豪地检阅她的植物部队,一再呼喊着园子里每一颗南瓜的乳名:“大虎,二豹,三抛头,四狗,五驴……”成群的南瓜儿女翻滚着肥硕的身躯,围绕在母亲膝下,脆生生地回应着“娘,儿在呢!”“娘,儿在呢!”“娘,儿在呢!”……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大雪封门的季节,在寒风肆虐的天气,我们吃着母亲煮的糯玉米煮山药南瓜饭,看着房前屋后堆积如山的南瓜,每个人的脸上都不由自主地飞扬着知足自得的云彩。

在母亲眼里,南瓜浑身是宝。

在过去,每到青黄不接的夏天,母亲总会给我们兄弟熬制一大锅南瓜苗汤汤。瓜苗汤味道馥郁,清爽可口,尤其是再伴上青涩的南瓜藤,居然能吃出糖精般的甜味,真的是让我们兄弟心念不已啊。

是啊,在故乡火热的夏天,唯有在绿水河中洗瓜瓜(在小河水里洗澡)和母亲亲手熬制的瓜苗汤不可辜负!如今忆起,南瓜苗汤汤仍是如此汤鲜味美,口舌生香,妙哉妙哉!

其实,母亲做的豆腐拌南瓜花汤,鸡蛋炒南瓜花柄,更是一绝。你可能并不知道,一把把平平常常的南瓜花在母亲长满老茧的手中,变化出了多少神奇不已的美食!在过去缺油少盐的日子里,这汤与菜的精美组合,就是给个皇帝做也不愿意换啊!

蒸南瓜也是母亲手艺中的一绝。首先,她要精选几颗虎头虎脑的甜面南瓜,然后洗得干干净净净,切成大小不一的块块,最后放到蒸笼上用文火慢慢蒸煮。曾记得,一开笼,一股热气腾空而起,屋子里就满溢着南瓜的香气——软软的,甜甜的,水水的,我因为吃得太快,噎住好多回险些被呛坏。母亲含着笑,总会拍着我的脊背说:“不要抢,多着了,够吃,多着了,够吃!”说完,她把锅头上的花包布猛地一揭,又神奇地变出一大海碗热气腾腾的南瓜!

母亲熬得糯玉米煮山药南瓜稀饭也是真美啊!慢火细熬的三合南瓜粥,能把米油的精髓发挥到极致。喝一口甜在心头,喝上三两碗浑身暖洋洋,那简直是飘到天花板上的幸福了。

南瓜饼,南瓜丸子,炒南瓜子……这些也都是母亲拿手的美食。有一年除夕,我们甚至还喝到了母亲用南瓜亲手酿制的米酒和饮料,这真是人间难得的口福啊!

记得有一年,地里的南瓜大丰收。于是,我们家早上南瓜,中午南瓜,晚上南瓜——上顿南瓜,下顿南瓜,顿顿南瓜,天天南瓜,简直吃得是顺口顺心,不亦乐乎。

“不幸”的是,几个月之后,我们全家的鼻子黄了、前额黄了、手掌黄了、眼睛黄了……哎呀呀,我们全家都被“南瓜宴”演变成了“黄人了”!

啊呀呀,村里老人捂着鼻子说,不好了不好了,你们全家都得了黄疸肝炎了!母亲吓得立即带着我们去了卫生院检查。医生说这种症状不是很要紧,是胡萝卜素黄皮症,劝告我们以后吃南瓜不要过量,身上的皮肤就会慢慢转为正常。

记得还有一天中午,母亲给我们蒸了那年积攒的最后一颗南瓜,我们兄弟抢的吃得那是一个美!但“不幸”的是,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放下饭碗,肚子里就翻江倒海拧扭成一团,疼得躺在地下滚来滚去,母亲吓得又立即带着我们去了卫生院,医生一看情况危急,马上安排我们住院输液抗炎治疗。

后来,医生严肃地对神色紧张的母亲说,注意凡有异味或腐烂的南瓜坚决不要吃,预防南瓜中毒;不要存放嫩的或有破伤的南瓜;老南瓜要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存放时间不要太长——我们也确实知道,那颗“祖宗”一样的老南瓜实在是放的时间太长了,都有些发霉了异味了,尽管有中毒的危险,但母亲还是舍不得扔,哎,我们一家终究都是太喜欢南瓜了!

尽管我们一家都被南瓜“毒害”过,但母亲还是固执地认为,南瓜是粮食,是菜,更是药。母亲常说,南瓜利尿通便,健胃消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粗粮,用处真的很大。

是的,《本草纲目》也认为,南瓜“平肝和胃,通经络,利血脉滋阴水,治肝风,和血养血,调经理气兼去诸风。”。

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在那个寒风四起的岁月里,母亲始终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带领我们一心一意度过饥荒,奔向拥有更多温暖的幸福彼岸。

如今,母亲已经白发苍苍,但她老人家依然匆匆行走赖以生存的南瓜地里,只要看到藤蔓匍匐,瓜田盈绿,滚瓜溜圆,她心里就奔腾着无限的阳光。

母亲常说,刘全进瓜,刘全进瓜,进的就是南瓜,进的就是一份孝心,南瓜才是咱们农家的宝贝疙瘩!

是啊,土里生,土里长,没后台,没背景,但小小的南瓜籽只要抓着一点点泥土,就是陷身石头缝里,也能一鼓作气扎根生长,然后默不作声开花结果直到惊艳世人。

是啊,南瓜就如咱们乡下的狗娃铁蛋一样,即便跌倒了,即便还是灰头土脸的,但也不畏风雨不顾疼痛,信心百倍地穿过春,穿过夏,穿过秋,终究会走向丰盈丰满的境界,一往无前执意抵达金黄闪光的人生巅峰。

多少年来,无数的南瓜与无数的乡下娘亲一路相伴,相依为命,慢慢融为故乡最精彩动人的篇章,使故乡始终充溢着泥土的味道,永远充满着希望的阳光。

如今,月近中秋,我圪蹴在自家门道上,扯开肚子使劲喝着一碗又一碗的糯玉米煮山药南瓜稀饭,又好像听见了小时候我娘给我唱过的摇篮曲:

“葫芦芦(岚县土话,南瓜名称谐音黑楼)花上墙来,瞭见婆家迎亲来,驴驮胭脂马驮粉,骆驼驮的洗脸盆,母猪衔的红扎根,山羊搭的花手巾,公鸡鹐的九环针,吹吹打打进了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