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梁瑜) 近年来,为着力推动绿色发展,我市进一步加强社会动员和宣传,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共同促进的浓厚氛围,开展垃圾分类进机关、进校园、进家庭、进社区活动,通过人性化服务带动精细化管理,提高垃圾分类的社会参与度和精准投放率。
全市印发《2023年城镇污水垃圾治理工作要点》和《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的通知》,按照要求每月25日前填报“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估信息管理平台”,将我市每月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情况报送上级部门,已累计报送21次。
与金华市生活垃圾分类领导组办公室交流沟通,制定了《吕梁市-金华市2023年生活垃圾分类交流协作方案》。针对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短板弱项,起草《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问题整改方案》,建立垃圾分类数据报送系统,开展检查督导,组织工作人员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查看、意见反馈等方式,对13个县市区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情况、处理设施的进展情况和运营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督导。
全市13个县(市、区)积极开展试点工作,按照撤桶并站、定时定点、误时投放等方式逐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配置垃圾分类亭、垃圾桶、果皮箱、智能分类箱等设施设备,确保满足市民投放需求。目前市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75%;汾阳、孝义、交城、文水约为50%;中阳、柳林、方山县约30%。
紧盯生活垃圾分类全链条全体系发展短板,不断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目前吕梁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式投产,实现并网发电,可处理离石区、中阳县、柳林县、方山县全部生活垃圾,待飞灰填埋场建成后进行填埋;汾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改扩建,由原来日处理500吨扩容到750吨,新增一台机械炉排炉垃圾焚烧线,替代现有两台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同时配套新建高标准的脱硫、脱硝等烟气净化系统;兴县生活垃圾裂解气化焚烧处置特许经营项目,预计配备240吨/天的热解气化焚烧炉设备,现已完成120吨/天的设备建设,初步具备试运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