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文 化

创作特点与清廉思想

——于成龙诗词中清廉思想的研究之一

□ 闫卫星

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生于1617年,卒于1684年,是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来堡村)人。他的一生经历了明朝末年的动荡和清朝初年的恢复发展时期。于成龙45岁出仕,历任广西罗城知县、四川合州知州、湖广黄州同知、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直隶巡抚、两江总督等职。他的为官生涯以清廉著称,被康熙帝誉为“天下廉吏第一”。

于成龙是清朝初期的一位著名官员,以其清廉和勤政爱民而闻名于世。他的诗词作品,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更是其清廉思想的文学体现。

于成龙诗词创作特点

于成龙不仅以其清廉的政治形象被后人所称颂,其诗词作品同样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诗词作品,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形式多样,既有长篇叙事,也有短小精悍的绝句。他的诗词多以表达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和对清廉政治的追求为主题,反映了他深厚的为民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于成龙的诗词创作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

于成龙的诗词语言朴实、自然,不事雕琢,这与他清廉朴素的个人品质相契合。他的诗词中少有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修辞,更多的是直抒胸臆,用平实的语言传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2、深厚的民本情怀

于成龙的诗词中充满了对民众疾苦的同情和关怀。他多次通过诗词表达了对百姓生活和民生问题的关注,体现了他深厚的民本思想。这种情怀也反映在他的政治实践中,使他的诗词作品具有了强烈的现实关怀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3、高尚的道德情操

于成龙的诗词作品展现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清廉自守的个人品质。他的诗词中常常流露出对清廉政治的追求和对个人修养的重视,这种道德情操也是他为官从政的重要准则。

4. 真挚的情感表达

于成龙的诗词情感真挚,不造作,不矫揉。无论是表达对民众的关爱,还是抒发个人的情感,他的诗词都给人以真挚诚恳之感。这种真挚的情感表达,使他的诗词作品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

5. 多样的题材内容

于成龙的诗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有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政治理想的作品,也有描绘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感的诗词。这种题材内容的多样性,展现了于成龙宽广的视野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6. 独特的艺术手法

在艺术手法上,于成龙的诗词也有独到之处。他善于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诗词意境深远,表达含蓄。同时,他的诗词结构紧凑,布局合理,体现了他精湛的艺术构思能力。

7. 鲜明的个性特色

于成龙的诗词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他的诗词风格独特,语言风格、情感表达、思想内容等方面都带有鲜明的个人印记。这种个性特色,使他的诗词作品在清初文坛上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地位。这些特点不仅使他的诗词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使他成为清初文坛上一位独树一帜的重要诗人。通过研究于成龙的诗词创作特点,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位清初名臣的文学成就和艺术风格,也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和道德启示。

于成龙诗词中的清廉思想

于成龙的诗词不仅折射出其个人深厚的文学素养,更是其清廉政治理念的文学映射。在清朝初年,于成龙以其清廉自守、勤政为民的形象,成为后世官员的楷模。其诗词中的清廉思想,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以下是对于成龙诗词中清廉思想的进一步深入分析:

1、民本思想的深刻体现

于成龙在诗词中反复强调“民为邦本”的理念,他认为国家的稳定与强盛依赖于民众的幸福安康,这一思想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所体现。例如,在《劝农积粟》一诗中,他写道:“劝农积粟,野果酿酒,不夺民食,以安民心。”这不仅反映了他关心民生的实际举措,也体现了他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于成龙深知,只有民心安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2、勤政爱民的不懈追求

于成龙的诗词中充满了对勤政爱民理念的推崇。他通过诗词表达了对官员应勤勉工作、关心百姓生活、解决民众实际问题的期望。在《于成龙自勉》中,他写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句话强调了个人在政治道德实践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官员要积极作为,以实际行动赢得民心。于成龙本人更是以身作则,无论是在罗城知县任上,还是在两江总督的高位,他都勤政不辍,为民请命。

3、清廉自守的坚定立场

于成龙在诗词中多次表达了清廉自守的重要性。他倡导官员应当廉洁自律,不贪赃枉法,不以权谋私,保持清正廉洁的形象。在《江月蹉跎六尺身》中,他表达了自己甘于清贫、为民服务的决心:“为民请命为民计,甘枕清贫报圣恩。”这种清廉自守的精神,是他为官从政的重要准则。于成龙的清廉,不仅体现在他个人的生活中,更体现在他的政治实践中。他严于律己,更严于律下,对于贪污腐败现象,他始终零容忍。

4、反对腐败的鲜明态度

于成龙对腐败现象表示了强烈的反对和谴责。他认为腐败是社会的毒瘤,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于成龙劝农积粟》中,他通过提出务实的政策建议,展现了他反对腐败、倡导清廉政治的立场。于成龙在任内,大力整顿吏治,严惩贪污腐败,其清廉的形象深入人心。

5、崇尚节俭的积极倡导

于成龙的诗词中还体现了崇尚节俭的思想。他提倡节俭为本,反对奢侈浪费。在《于成龙自勉》中,他强调了个人修养和道德实践的重要性,这也是他崇尚节俭、反对奢侈的生活态度的体现。于成龙本人生活简朴,他常常以身作则,带头实践节俭的生活方式。他反对官员奢侈享乐,认为这是败坏政风、损害民心的行为。

6、于成龙诗词的艺术特色

于成龙的诗词作品,以其朴实无华的语言、真挚感人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而著称。他的诗词语言简练,意象生动,形式多样,既有长篇叙事,也有短小精悍的绝句,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于成龙的诗词,语言朴实而不失文采,情感真挚而不造作,思想深刻而不晦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