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文 化

清廉思想的文学表达

——于成龙诗词中清廉思想的研究之二

□ 闫卫星

于成龙的诗词作品,不仅是其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其清廉思想的文学表达。通过深入分析和赏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于成龙的清廉思想及其在诗词中的体现。

1、《江月蹉跎六尺身》赏析

“江月蹉跎六尺身,一朝浩荡为民勤。为民请命为民计,甘枕清贫报圣恩。”

这首诗是于成龙以自己的形象为蓝本,表达了他的自我期许与为民情怀。诗中的“江月”象征着清冷、孤寂,而“蹉跎六尺身”则形容自己虽然身材不高大,但志向远大。“一朝浩荡为民勤”展现了他愿为民众付出一切的决心,而“甘枕清贫报圣恩”则深刻反映了他的清廉自守和对皇恩的感激。这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是于成龙清廉思想的生动写照。

2、《于成龙劝农积粟》赏析

“劝农积粟,野果酿酒,不夺民食,以安民心。” 这首诗反映了于成龙在罗城知县任上关心民生、注重农业生产的务实举措。他鼓励农民积累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同时也提倡利用当地资源酿酒,增加农民收入。“不夺民食”表明了他坚决不与民争利的立场,而“以安民心”则凸显了他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这首诗语言简洁,内涵丰富,体现了于成龙的民本思想和务实精神。

3、《于成龙自勉》赏析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这句话出自于成龙的《自勉》,是他对自己为官从政的自我要求。在他看来,个人应当积极努力,去弘扬道德,而不是被动地等待道德来提升个人。这种思想体现了于成龙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这句话语言简练,但内涵丰富,是于成龙清廉思想的重要体现。

于成龙的诗词作品,以其朴实无华的语言、真挚感人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而著称。他的诗词语言简练,意象生动,形式多样,既有长篇叙事,也有短小精悍的绝句,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于成龙的诗词,语言朴实而不失文采,情感真挚而不造作,思想深刻而不晦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