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文 化

吕世宏《红楼梦》研究开启红学新境界

□ 师瑞珍

百年红学,成果丰硕,《红楼梦》已经成为中学必读课外书。进入新时代,在众多的新红学研究者之中,笔者认为吕世宏《红楼梦与汾州府渊源探秘》提出的《红楼梦》二王府山西吕梁汾阳说,开启了红学三大新境界。

其一,曹雪芹研究的新境界。众所周知,冯其庸考证曹雪芹是辽阳人,周汝昌则认为是沈阳人,不管沈阳还是辽阳都是辽东人是没有问题的,也有人提出是祖籍丰润说。但吕世宏另辟蹊径,以详实的佐证提出,曹雪芹曾祖曹玺是沈阳曹振彦山西汾州之战后收养的义子,这样曹雪芹祖籍就出现一个血脉祖籍。

吕世宏从曹寅《楝亭集》中找到了很多证据,如辽阳曹家族谱贬低曹玺一脉,曹玺之子曹雪芹祖父曹寅诗歌中多次“西河柳”描述故乡,多次自称“饼(并)翁”乡愁,曹雪芹家三世管家为汾阳郭某等等。吕世宏注意到曹家是辽东人,但是曹寅诗歌中却没有一次写到辽阳沈阳。曹寅诗集署名“千山曹寅”字号雪樵,是山西柳宗元元好问诗歌“千山暮雪”汾水雁的标志。包衣曹振彦顺治六年参加汾州屠城,而其子曹玺第一次参加侍卫也恰恰是顺治六年,也是这一年曹玺成为曹振彦的义子。史料记载,苏州织造李家是包衣李某收养的义子后裔,母亲也是康熙保姆,与江宁织造曹家何其相似。

尽管百年红学对曹雪芹家族研究备至,然而曹玺身世至今成谜,吕世宏此说开启曹学新境界,许多问题迎刃而解。红学旧概念先入为主,但此说已经不容漠视。如山西日报《并州之瓦与并州之美》本报《曹雪芹高祖与汾州屠城》等文章,讨论这一课题。

其二,《红楼梦》地理新境界。长期以来,学界对《红楼梦》小说里两府一园的地理位置没有定论。多数人理解的长安都是在北京,但至今并没有找到令人信服的东西府原型。有人猜测大观园是南京的隋园,但是与大观园里的土炕大雪又不能匹配,而小说也方方面面展示大观园在北方。少数人提出西安说,但西安没有曹雪芹家族的任何踪迹,更没有对应的两府一园。也有人猜想是江苏如皋冒家大院、杭州西溪等等,但这些则要否定曹雪芹的著作权,目前为止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可以否定曹雪芹的著作权。

吕世宏利用小说里的特别信息“关夫子坟”路线图,确定贾府大观园在山西,不仅找到了汾州二王府东府西府的确切记载,而且有《红楼梦》文本的诸多佐证。《山西日报》发表《红楼梦京中应是晋中》《大观园地理位置在汾阳》等文提出的观点,必然引发红学新一轮思考,开启《红楼梦》地理背景研究新境界。

其三,《红楼梦》思想研究新境界。长期以来,红学界流行曹雪芹自传说,认为《红楼梦》是雍正乾隆年间曹雪芹亲历的江宁织造府的故事,从而演绎出许多与清朝皇家联系的索隐故事和人物,特别是刘心武讲解《红楼梦》认为与清代宫廷斗争揉合起来有声有色,将《红楼梦》解读为宫廷斗争或者反封建的著作。而民间学者则解读为反清复明著作,反复质疑曹雪芹的著作权,提出作者是明末清初人洪升、冒辟疆、傅山、朱三太子等等。红迷试图通过否定曹雪芹的著作权,从而附会到明清换代的南明事件中去。

吕世宏通过“上京路上三座关夫子坟、刘姥姥家住千里之外”等具体材料将《红楼梦》故事的发生地确定在山西,自然也将《红楼梦》故事背景北京说转化为明末华北晋王府说,并且找到了庆成王东府、永和王西府、北府晋王的准原型。无疑将对《红楼梦》主题思想的研究引起大的改变,引起红学界对《红楼梦》主题思想的新一轮审视。

推陈出新,《红楼梦》研究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笔者认为《红楼梦》的秘密至今深藏不漏,太需要吕世宏这样的按图索骥来求解了,有许多惊人发现,在《作家报》《山西日报》《吕梁日报·晚报版》等刊物连续发表几十篇文章,成果丰硕。正如山西大学教授红学家赵景瑜先生说的“我左思右想,一读再读,顿开茅塞”,吕世宏《红楼梦与汾州府渊源探秘》这一课题必然给红学界带来新的思考。太原师范学院博导王增斌先生说“吕先生此著,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建构之作……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希望吕世宏能继续深挖,也希望山西各界给予吕世宏更多的关注,也许未来将开启一个山西红学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