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人杰地灵,历史人物辈出,唐代有女皇帝武则天,宋代有名将狄青,明代有精研理学家孔天胤,还有一位元代左丞相、奥达鲁花王梁锦阳。
丞相墓地
梁锦阳是文水县梁家堡人,在元朝时,官至左丞相万户上将军,五路都元帅,并被封为奥达鲁花王。梁锦阳的墓地位于梁家堡村西,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有150多个墓冢。墓地中,除了安葬着梁锦阳以外,还有他的子孙。他的墓地前有石人、石马、石羊、石虎、石柱、神道碑、舞台等陪葬品。
屡建奇功
梁锦阳生于1245年。当时的大元王朝,将民众分为四等,其中汉人居第三等,因此,汉人出仕再出将入相比登天还难。但也有出类拔萃之人,文水人梁锦阳当属其中之一。
1263年,梁锦阳考中进士,便被朝廷遣派处理军务,熟读兵书的他在军事行动中屡建奇功,声名鹊起,被当朝右丞相伯颜看重,伯颜也就成了梁锦阳的伯乐。
在伯颜的举荐下,梁锦阳被世祖忽必烈提拔为左副使,负责军中水运事务。1268年在攻打城高墙固的军事重镇襄阳和樊城时,梁锦阳采取“围而不攻”的战术,在江心筑起万人台,以围为攻,几年后,襄阳守将主动献城投降,不久,樊城也被攻克。
襄樊之胜,为元军灭南宋打开了缺口,又经过几次战役,梁锦阳战功显著,被擢升为左副帅。
品格忠诚
南宋朝廷面对元兵压境,派使与元修和,梁锦阳缜密分析后,建议接受议和。可停战刚刚半年,忽必烈急令梁锦阳南征攻宋,梁锦阳坚持自己的主张,违约之事不能做,认为攻打时机未成熟,将士们十分佩服。
元世祖称帝后,对梁锦阳更加信任,经常采纳他的正确建议。如蒙古人骁勇善战,打仗总想速战速决,在灭南宋时,梁锦阳向世祖建议,武力征服不见得效果好,最好的办法是,施德政布民惠,理顺人心;重用贤能之人,积聚才气;安抚少数民族,巩固边防;整修军械,见机行动。
世祖虚心采纳建议,特别重视对人才的尊敬,当即任命梁锦阳为江淮南北路文英武饬沿谕使,并赐金虎符给予重权。
施恩于民
梁锦阳在镇守吴江之时,很受军民的称道。当时军饷匮乏,他便自己献出一千担粮食救急。江上因军队来往频繁,所乘船只不够,他便用自己的俸禄造船百艘,供军民使用。一时间,吴江军民对他十分仰慕爱戴。
他治理军队纪律十分严明,所过之处,民安不惊。大元一统中国后,梁锦阳被提拔,升任顺天、东宁、太原、延安、京兆等五路元帅。
返乡寿终
1290年,梁锦阳45岁时,辞官不允,朝廷“赐衣带,敕修坟”。而后在保卫边境,在密云、大同、神木等地抵御外虏战争中,破敌无数,杀贼数万。“由是,声名大振。”
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70岁的梁锦阳告老还乡,辞官归里,于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年)寿终正寝,享年78岁。被元帝封为“奥达鲁花王”。
现在梁家堡村、武午村、保贤村的梁姓基本都是梁锦阳的后代,这些村的梁姓和其他文水名人族后一样,记载家族的历史,让后人铭记家族的荣耀,让先祖的智慧得以世代相传。真可谓:滚滚江水东逝流,代代人杰搏浪游。股股青烟归天去,留得英名昭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