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人和共若仙,民间乡韵越千年。
排兵悦律求甘露,布阵轻音赋古贤。
曼舞随风龙洞远,欢歌逐雨隐唐边。
三军威武悠扬势,一曲铙声润圣泉。
“马西铙”是流传于文水县马西一带古老独特的汉族民间音乐。演奏时,以铙为中心,钹、镞、鼓陪衬,故称“马西铙”。流传至今的“嘡咣咣”乐谱就是“马西铙”的雏形。“嘡”是打锣发出的声音,“咣”是拍“铙”发出的声音,一锣一铙有节奏拍打演奏,形成“嘡咣咣”这一表演形式。
“嘡咣咣”起源于祈雨,祈雨祭祀最初起于夏商,形成于春秋、汉,到唐、元已成为一项完整的并承载着当时社会各种功能于一身的祭祀形式,后被封建统治者定之谓“国之重事”,因所为之,祈雨祭祀就理所当然地变成了古代特有的一项文化活动内容,学术界称之为“祭祀文化”。
据考,唐朝时期文水的打击乐相当盛行。“马西铙”更加扩大充实,逐渐配有大鼓、大铙、大钹、小铙、小镞等。主要在迎送宾客,祈雨、庆功、驱瘟除邪、逢年过节时演奏。由于影响大,马西铙和岳村鈲子齐名文水。
“马西铙”是文水迄今为止在古乐传承上鼓谱保存完整、传承脉络清晰、影响范围广泛,且以古代军列为阵的,别具一格的汉族民间音乐。其基本内容可分《天地人之和》《吵鸡会》《狗相咬》三部曲。
“马西铙”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风格雄浑、粗犷、古朴、厚重,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祭祀祈雨文化的缩影,传承着华夏农耕文化的精髓,凝聚着世代汉族劳动人民坚定的信仰和美好的追求。
图为在文水清凉夏日文化旅游季活动中“马西铙”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