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儿开了个公众号名字叫“七亩地lihai”,其中“七亩地”,是个叫“七亩着”的地名,地处我家对面的梁上,正向朝南,阳光充沛,分四层梯田,大概是因为面积约有七亩地,因而得名“七亩着”吧。
“七亩着”是我们家的自留地,是我们村唯一的果园,里面主要栽种了桃子、葡萄、苹果、梨四种果树,还有少量的优种枣树杏树。有一株我们当地人称为“玉皇”的树,应该是从李子树上培育优化而来的一个品种,比李子个大,口感也相似。其间还间种着豆类薯类等低矮庄稼,如绿豆、豇豆、芝麻、红薯、土豆等,这里也曾种植过棉花。这块地是我家的百宝箱般的存在,全家人都对它有着特别的感情。
栽种这些果树,得益于农大毕业并且在农业部门工作的大哥,是他做好计划选购树苗并运输回村,教父亲科学栽培种植的。在父亲的精心侍弄下,这些果树生长良好。农谚有云:桃三杏四梨五年,苹果梨挂果较晚。桃子第一年挂果后,个头特别大,口感也特别好,因为产量有限,简直供不应求。
梨子的情况与桃子差不多。初始挂果不多,以后逐年增多,供大于求,价格因而也逐步下滑。看着年迈的父亲付出许多心血收入却与之不匹配,我心里很着急却束手无策。梨子口感虽然不错,产量也不错,但是烂果严重,还有昆虫飞鸟啄食,自然损失不小。
苹果的产量因品种差异,产量很不均衡。高品质的红富士挂果很少,口感不错,品相却一般。秦冠与大国光,这两个品种的苹果稠密,能压断树枝,但它们被人嫌弃没人买,基本上都送人了。还有三两株红玉苹果树,挂果量适中,果子又大又红,很是不错。
其实,无论什么品种的苹果,只要让它们在树上结到足够的成熟,从树上摘下来吃,口感好到爆。霜降前后,我们才采摘苹果,因为红富士少得可怜,早就进了我们的肚子。
剩下的苹果太多了,唤上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随便进园子采摘。大家争先恐后地采摘国光,也确实好吃,酸甜清脆,汁水丰富。我最喜欢吃的是红玉,只有两三棵树,结果也不怎么稠密,所以果子很大,果型微扁,红艳艳的,非常漂亮。口感也是酸甜爽脆,果皮很薄,果味浓郁。那时我一次能吃两三个大苹果,那是一种独一无二的从身心到口腹的极致享受!
果子好吃树难栽。每年除了除草施肥,还要防范果树病虫害。果树上的病虫害特别多,那时还没有绿色环保的观念,只是使用农药喷洒治理。但是可能是耐药性不断增强的缘故吧,治疗效果并不好。
最顽固讨厌的要数桃树上的介壳虫,树干树枝上密密麻麻地布满着,打上多少农药都不管用。父亲用鞋底用力挤压摩擦,鞋底上立马湿透了,那么多桃树,树干还好说,较细的树枝根本管不过来,真令人头疼。
从果树开花到摘完果子期间,果园是我们的乐园。只要有空,我就会跑去果园看书看果树。父亲在果园里搭建了大约有五六平方米的土坯房,里面放一块门板当床凳。那是我们心目中的快乐小屋,摘一串葡萄摘几个果子,坐在小屋里悠然自得尽情享用,吃够了躺下来伸伸懒腰,头枕着双臂浮想联翩,真是神仙一样的日子!
武侠小说《萍踪侠影录》我就是在果园里看完的。那时,我对书中白衣少侠张丹枫非常痴迷,觉得他就是我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既英俊潇洒又满腹诗书。什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亦狂亦侠真名士,能哭能歌迈流俗”“浮萍漂泊本无根,落拓江湖君莫问”“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等等诗句张口就来,牵动了天真少女好多的百结柔情与美妙幻想。
我在笔记本上摘抄了许多张丹枫吟诵的诗句,心里很羡慕云蕾,被这样一个风流多才的侠士深情专注地爱着,多幸福啊!书中张丹枫与云蕾两家有仇二人难结良缘,对于充满幻想又多愁善感的少女来说,根本感觉不到其中厉害,反而对他们两情相悦难解难分的感情更加坚信不疑。认为真爱可化解一切樊笼阻碍,有情人一定会终成眷属!
因为我家的果园,我受到同龄小伙伴的羡慕与追捧,心里那个得意骄傲劲简直爽到爆了。我会带上小伙伴们一块去果园里显摆玩耍,随心所欲地吃果子那是理所当然的啦。
我家的桃子大约在农历七月左右成熟,一个小伙伴家的院子里种了两株早熟的桃树,比我家果园里的桃子早熟很多天。这个小伙伴很小气,我们去她家眼巴巴瞅着红艳艳的桃子,一个也不给大家吃。在我们大家的激将央求下,勉为其难地给了每人两个桃子。她与弟弟去我家果园里却是又吃又拿,每次都是四个衣兜里装满桃子,手里还要拿着。
从桃子成熟开始,除了下雨天,父亲每天挑着果子出去到煤矿上卖,卖水果的钱大大的贴补了我们的家用。
随着市场上优质水果的增加,我家果园里的果子渐渐黯然失色。再加上树龄的增长以及栽培技术、病虫害侵蚀、天气等等原因,果园已然风光不再。但是,我们没有遗弃它。在大哥的策划下,父亲逐步栽种优质枣树与优质杏树,以期慢慢替代桃树,让果园重新焕发生机。
可惜,枣树杏树才稍有起色,父亲就患病去世了。父亲去世后,七亩着就逐渐荒芜了。果园成了失去家长的孩子,杂草丛生,野蛮生长。桃树因严重的病虫害很快就死光了,苹果树梨树枣树杏树在杂草中四面楚歌,但生命力异常顽强,只是结果很不理想。我们大家的热情因亲人的离开而消失了,任它们自生自灭。
父亲去世二十多年了,每年清明节去上坟,远远还能看到果园里依然还有开花的果树,不禁让人想起当年果园里硕果累累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