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我是一名60后党员,“耕耘” 是我的粉笔诗行——

粉笔作犁铧 讲台耕岁月

60后党员王学文

“作为党员教师,站了四十年讲台,粉笔灰染白了头发,但只要双脚还能迈向教室,就要为孩子们搭建成长的阶梯。”今年59岁的王学文,是石楼一中的语文老师,也是一名有着四十年教龄的60后老党员。他的头发早已被粉笔灰染成灰白,那是他辛勤耕耘的见证。唠起执教生涯的点点滴滴,灰白黯淡的发丝仿佛被晨光点亮,像深夜里跃动的烛光,那是一种四十年如一日用粉笔耕耘理想的无悔坚守。

“别看现在头发黑,那是为了好看染的。”1985年师范专业毕业后,王学文便踏上了教育岗位。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使命。在语文课堂上,他总能将文字的魅力演绎得淋漓尽致。讲解古诗词时,他会模仿诗人的神态动作,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吟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带着学生穿越时空,感受赤壁古战场的豪迈;分析课文时,讲到《背影》中父子分别的情节,他会说起校门口家长们踮脚张望孩子的身影,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深刻体会亲情的厚重。

除了传授知识,王学文更将目光投向学生的心灵成长。他敏锐捕捉到那些因家庭变故而情绪低落的孩子,总会在课后把他们叫到办公室,倒上一杯热水,耐心倾听烦恼,用温暖的话语驱散阴霾。曾有个父母离异的学生,变得孤僻寡言,不愿与人交流。王学文不仅放学后常陪他聊天,还鼓励他用书信倾诉心声。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给父母写下长信,王学文则悄悄牵线搭桥,促成三方沟通。渐渐地,这个孩子开始在作文里书写温暖,性格也开朗起来,语文成绩更是稳步提升。

面对时代发展,王学文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他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把先进教育理念融入课堂。讲解《苏州园林》时,他制作的课件配上水墨动画,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园林之美;学习《荷塘月色》时,轻柔的古筝曲缓缓流淌,文字仿佛有了声音与画面。他还创新推出“小老师”课堂,让学生分组备课授课。课堂上,孩子们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他则坐在台下适时引导点评。这种新颖的模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更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这位将40年光阴献给教育事业的60后教师党员,始终以党员标准为灯塔,在三尺讲台上照亮学生成长之路,扛起传道授业担当。他把满头“银发”熬成烛泪,在教学岁月里默默燃烧。

他告诉我们,只要心怀育人热忱,纵使白发苍苍,也能用无悔的付出诠释党员的初心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