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人物

妙手仁心 点亮幸福之光

——孝义市第二中医院患者贴心人霍瑞芝的故事

□ 本报记者 刘子璇 通讯员 杨富高

走进孝义市第二中医院医务大厅和走廊间,华佗、扁鹊、李时珍的画像庄重悬挂,中草药知识与推拿、针灸疗法的宣传画错落有致,传统中医疗法的国粹魅力在此尽显。在这片充满中医韵味的天地里,有一位医者,以妙手仁心点亮患者的幸福之光,她就是孝义市第二中医院副主任医师霍瑞芝。

霍瑞芝毕业于山西中医学院,2018年,她任职山西省肾病委员会常务委员,成为山西省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进修学习期间,她师承多位全国著名老中医药专家。博采众长的经历,让她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各种疾病方面造诣颇深。2017年,她荣获中共孝义市委、市政府授予的第二届优秀人才、“五一劳动奖章”称号;2019年当选山西省中医药学会第三届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2020年被孝义市卫生健康和体育局授予“孝义市名中医”称号。

诸多荣誉并未让霍瑞芝骄傲自满。工作中的她少言寡语,却将全部精力倾注于患者与工作。她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用日复一日的准时到岗、超时工作,以及奔波于诊室与病房间的忙碌身影,诠释着医者的初心。耐心对待每一位患者,不仅关注病情本身,更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和对其康复的指引,这样的职业态度无疑让患者倍感安心,也为同行树立了榜样。

霍瑞芝高超的医术与认真负责的态度,赢得了患者的广泛赞誉。患者家属刘先生回忆道:“霍大夫态度和蔼,医术高。我媳妇前段时间肚子疼得厉害,经过霍大夫针灸治疗,病很快就好了,到现在都没再疼过。”53岁的患者高女士到霍瑞芝处就诊时,面色苍白、眼神空洞、说话无力,食管疼痛难忍,难以进食。经过霍瑞芝针灸治疗,疼痛明显减轻,能进食流食。

在中医传承中,“传帮带”的意义尤为重要,而霍瑞芝不仅自身业务精湛,更愿意将多年积累的经验与知识倾囊相授,让年轻医生能在实践中快速成长。“霍老师对中医重点知识的指导非常透彻,跟着她能学到很多实用的东西。”青年医生王德强说。

多年来,霍瑞芝始终视病人如亲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与仁心大爱的博大情怀。霍瑞芝所在的中医一室,墙上挂满锦旗,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是患者及其家属对她的赞誉与感恩,更是对她的鼓励与鞭策。“医生多一分细心,病人就少一分忧心。” 这是她经常对自己说的话,也是她从医三十多年来从未动摇的信念。那些悬挂的锦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映照着她白大褂上淡淡的药香,也映照着一位中医人用岁月沉淀的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