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文旅

离石区彩家庄:民宿经济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彩家庄风貌 记者 刘亮亮 摄

本报讯 (记者 梁瑜) 节假日单日最高接待游客超2.1万人次、民宿入住率92%、农产品溢价62%……近年来,离石区彩家庄,这座300年历史的古村,正以“修旧如旧”的文旅开发模式,书写出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

彩家庄依托晋商建筑群与“凤凰展翅”青瓦古民居,投资3300万元完成149户古宅修缮,同步植入非遗年俗、王婆说媒剧场等沉浸式体验项目。在现代化改造中,施工方采用隐蔽管线技术,最大限度减少对古建筑原真性的破坏,“保护性开发”模式获得各方赞誉。

2024年春节,当地推出“非遗年·彩家庄”活动,单日客流突破2.1万人次,央视纪录片《古村新生》更将其列为品牌传播案例。

当地古村古建改造过程中,特别注重市场化力量的专业运营。离石区联合晋祠宾馆打造“专业化托管+市场化运营”体系,建立22项卫生标准、安全监控全覆盖及分级定价机制,验证了“国有主导+专业赋能”运营模式的强大功能。

而今,民宿项目直接带动600余村民户均年增收1.2万元,村里当年农产品销售额增长35%,小米、红枣通过民宿渠道溢价62%。“还撬动了严村葫芦民宿、归化窑洞酒店等社会资本跟进,形成‘1元民宿投资带动3.2元综合消费’的乘数效应。”离石区文旅部门相关人士介绍道。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彩家庄串联王营庄美食街(年客流50万)、大东沟露营地(328个营位)、安国寺廉政教育基地,构建起了离石文旅“吃住行游购娱”的闭环。当地文旅抖音直播40场,受众达30万人,2024年获评省级夜间经济集聚区。

从古村发展为文旅新地标,彩家庄的实践证明,乡村振兴需要的不仅是资本投入,更是对文化基因的深度唤醒与产业生态的系统重构。民宿助推乡村旅游,或将成为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