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少伟) “叮咚——您有新的订单请尽快查收。”随着一声清脆的提示音,在离石区永宁东路的一家餐饮店里,一份新的外卖订单又产生了。骑手匆匆赶来,又匆匆离去,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有一道看不见的“安全防线”正在默默运转,一份外卖从灶台到餐桌不过30分钟,却要在5道关卡里“闯关”。
随着网络订餐的普及,外卖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针对外卖食品安全和卫生不达标等问题,以外卖食品民生实事为抓手,严把“准入—配送—餐盒—消毒—普法”五道关口,织密网络餐饮“安全网”,切实保障广大市民“舌尖上的安全”,让市民点得放心、吃得安心。
市市场监管局督促外卖平台严格审查入网商户资质,从源头上把控食品安全风险。通过建立“三审三查”机制,对外卖商户进行全方位资质审查:线上核查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的真实性,线下突击检查经营场所与证照的一致性,动态比对经营范围与实际售卖品类。对于证照过期的商户,及时清退并督促其线下办理证照,确保入网商户具备合法经营资质。为保障外卖配送环节的安全,该局重点加强对外卖送餐人员健康证的监管。通过建立“平台自查+监管抽查”机制,督促外卖平台每日比对健康证信息,对过期证件及假证立即依法处理。
外卖餐盒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环。市市场监管局对外卖餐盒的采购票据、来源、数量、合格证明等进行严格检查,确保餐盒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合格证等关键信息完整合规,从细节处保障外卖食品安全。还深入后厨,对外卖平台商户餐饮具消毒情况展开检查,实地查看餐饮具清洗消毒设备运行情况,仔细检查消毒流程合规性,认真核对消毒记录完整性,并安排专人跟踪复查整改情况,确保餐饮具消毒彻底。
提高外卖平台和商户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才是确保“舌尖上的安全”的根本,为此,市市场监管局深入外卖行业一线,开展“送法入企”活动,发放《电子商务法》《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100余册,引导平台依法规范经营,保障外卖食品安全。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外卖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为广大市民营造安全放心的外卖消费环境。”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夜幕降临,城市灯火渐次亮起。外卖箱里饭菜仍冒热气,手机屏幕上,消费者点下“五星好评”。在吕梁,一场守护“指尖上的安全”的持久战,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