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头版

宠物产业点亮村民增收路

□ 文/图 本报记者 王涛 任洋洋

在农村地区,养牛、养羊、养鸡等传统养殖是司空见惯的景象,然而,方山县积翠镇刘家庄村的村民刘燕军却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他发展起了宠物猫养殖产业。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助力他实现了创业致富的梦想,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开辟了全新的发展赛道。

走进刘家庄村,刘燕军家门口写有“山西狮子猫养殖基地”的牌子格外显眼。院子里四个大小不一的铁笼整齐排列,几只成年公猫在笼内来回踱步,听到脚步声便凑到笼边张望。在院子的一边,还有一个更大的猫舍,整齐叠放着多个猫笼,里边则是多只憨态可掬、毛发光亮的小猫。正面的四间平房,也因为养猫,全部腾了出来,里面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猫笼。刘燕军的母亲张三莲正蹲在屋前,精心喂养着一只白底黄花的小猫,小家伙伸出粉嫩的爪子,亲昵地蹭着她的手,引得她笑眼弯弯。

“这是刚满两个月的狸花猫,再过几天就能找新家了。”张三莲边说边起身,“这两间是产房,怀孕的母猫和刚出生的小猫都在这儿,另一间住满月的幼猫,我自己住偏房。”张三莲介绍,“每间屋最多养10只猫,多了容易生病,以前没经验时,猫总打喷嚏、得猫癣,请了兽医,但情况也不见好转。我儿子燕军硬是通过看书、上网自学,熟悉了防治猫病的各种办法。现在我们的猫养的很顺利,再也没有病死过一只。”

谈及自己家是如何想到要养殖宠物猫时,张三莲打开了话匣子。据她介绍,儿子刘燕军几年前在北京打工时接触到了宠物养殖这一行业,并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养殖技能。回乡后,他带回了两只猫,开始在家试养,之后两只猫成功地又繁育出4只小猫。小猫也很快给家里带来了效益,一共卖了4000元钱。从此,刘燕军的养猫事业便一发不可收拾。如今,他的养殖基地里有40多只猫,涵盖狸花猫、三花猫、白狮子猫三个品种。

谈及收益,张三莲难掩喜悦:“白狮子猫最金贵,一只最低也能卖3600元,品相好的能卖5000元,狸花猫、三花猫便宜些,基本上是七八百元一只。以前以为在山沟沟里养猫谁会来买呢,没想到通过网上销售,上海、澳门、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全国各地的客户都有,随着这几年逐渐做大,也有很多人来上门挑选。这几年打开市场后,一年能赚四五万。”在养猫、卖猫的同时,张三莲平时还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自己拍的小猫视频。“现在年轻人就爱刷猫猫狗狗的视频,我拍喂猫、打扫等日常工作的视频,还能赚点零花钱。”张三莲笑着说。

宠物猫事业发展壮大后,刘燕军又将目光放到了宠物狗身上。今年,他专门赴广西选择了几只五黑犬开始试养,现在规模还不大,只有5只,但相信随着经验的增加,他的宠物狗事业也一定会像他的宠物猫事业一样蒸蒸日上。

刘燕军的“宠物事业”不仅让自己致了富,更给村民们指了条增收新路子。刘燕军的母亲张三莲说:“比起养牛羊,养猫场地小、周期短,一年能卖两茬,周边村民看我赚了钱,也有来问怎么养猫的,我都乐意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