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连载

留誉(上)

五六天后,暖泉农会刘卫军、刘谋新背着土枪来到辛庄游击队驻地,要见陆野队长,被门口的两名岗哨拦住。刘卫军说:“我是暖泉农会的刘卫军,麻烦二位回去通报一声。”

门岗说:“你在糊弄人,我怎没听说暖泉还有个农协会?”

刘卫军说:“没糊弄你,是你不知道,你回去问问陆野队长就明白了。”

没想到,这个门岗倔,脸阴沉沉地说:“我才懒得跑回去问询。”

刘卫军解释说:“兄弟有所不知,前几天,陆野队长带人前往暖泉收拾恶霸财主刘鳌海时成立的,你可能没去,所以不知道。”

另一个门岗说:“此事听说过,还火烧了刘财主的高利贷欠条,给群众分了不少粮食。”

刘卫军恳求这个门岗说:“既然兄弟知道此事,那就烦请您回去通报陆队长一声,我们有紧急情况要向队长报告。”

这个门岗说:“使得。那你们等着,我这就回去通报。”

门岗说罢,转身进了院子。不一会出来,笑眯眯地说:“陆队长让你们进去。他在脑畔二楼边窑。”

刘卫军、刘谋新背上土枪,进了院子,踏着台阶上了脑畔,找到陆野房间。陆野正和杨思源商量事情,看见刘卫军和刘谋新进来,立马站起来说:“你们这是从哪来?”

刘卫军说:“从暖泉专门过来,有情况向你报告。”

陆野向杨思远介绍:“这是中阳暖泉农会的刘卫军主席和刘谋新副主席。”

杨思源和他们握了握手说:“二位辛苦了。”

陆野说:“这是游击队政委杨思源同志。”

刘谋新紧紧地握着杨思源的手笑笑。刘卫军说:“杨政委好。不辛苦。”

陆野说:“卫军,你刚才不是说有情况要报告吗?”

刘卫军说:“是的。”

“说吧。趁杨政委在,让他也听听。”

“留誉镇是中阳县南部的一个商贸大镇,镇上有一支巡缉队,本应该是缉拿外来盗匪,维护地方治安的,可是这支巡缉队却包揽诉讼,收取税银,巧立名目,向群众强行索取钱财,群众苦不堪言。若有不服从者,轻者吊打,重者关押。”

陆野恼火地说:“这支巡缉队也太猖狂了,我们先收拾了这狗日的。”

杨思源也说:“是该收拾。不过,这是游击队成立后的第一战,我们必须摸清情况,打一个漂亮的歼灭战。”

陆野问:“卫军、谋新,你们知道巡缉队的具体情况?”

刘卫军说:“具体不清楚。听说有二三十人。”

刘谋新说:“武器装备都是步枪,没有重武器。”

陆野问:“巡缉队驻地怎样?”

刘卫军说:“前段时间刘卫平进过碉堡,据他说巡缉队住在镇子脑畔横岭碉堡里,碉堡跟前有三眼窑,碉堡周围挖有壕沟。”

陆野说:“碉堡在镇子脑畔,地理位置险要,我们不得小觑。”

杨思源说:“我们必须提前观察好地形,研究一个可行的攻打办法,切不可贸然进攻。”

四个人正说着话,野鸽子从门进来,听他们说要攻打留誉镇巡缉队碉堡,蛮不在乎地说:“一个孤堡有甚可怕的,我们过去一个冲锋就打下来了。到时,我的那个班打头阵。”

陆野说:“你也太小看敌人了。虽是一个孤堡,但碉堡四周挖有战壕,我们只要发起冲锋,敌人居高临下射击,吃亏的还是我们。碉堡打不下来不说,战士们还会有很大的伤亡。”

野鸽子反问道:“那你说怎办?”

陆野说:“我们正在商量办法。”

野鸽子说:“那得实地去看,找个突破口。在暖泉,刘卫平就说巡缉队长说有二十来个人,巡缉队的人数我们已掌握,就地形不了解,明天我和你一起去看。”

杨思源说:“我们没有重武器,攻碉堡必须慎重,要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才可行事。明天我们派人侦察后,再做决定。”

陆野说:“政委说得对,首次战斗,必须有把握才行。明天我和李忠良、野鸽子去侦察,弄清楚具体情况,再做决定。”

陆野回头对刘卫军和刘谋新说:“留誉镇巡缉队肯定要收拾,明天我就去侦察敌情,你们先回吧,回家静候消息。”

刘卫军、刘谋新吃了晌午饭,返回暖泉。临走,刘卫军对陆野说:“我姑舅杨开明在留誉街上开个小饭馆,你们去了可以找他帮忙。姑舅人实诚,不会有问题。”

次日凌晨,陆野、李忠良、野鸽子三人骑着马早早出发,依然穿越上顶山密林,走暖泉,顺路叫上刘卫军,走青楼,过和尚岭、龙王山,顺留誉川沟,直达留誉镇。到镇子时,已是晌午时分,刘卫军带着陆野他们直接走到他姑舅杨开明开的誉满川饭馆,每人吃了一碗肉炒掐疙瘩面。

吃完面,喝了面汤,杨开明问:“卫军姑舅,你今天带着人来,一定是有甚事吧?”

刘卫军支支吾吾地说:“是……是……有个事情。”

陆野说:“既然卫军肯带我们来你饭馆,说明他能信得过你。不瞒你说,我们今天就是奔着山上住的巡缉队来的。”

杨开明说:“巡缉队平时住在碉堡,逢集遇会和收税时才到镇里。队长叫李福厚,此人长得人高马大,留着八字胡,经常下到村子里要吃要喝,一时怠慢,不是枪托砸,就是捆起来吊打。周边村子里好多人都挨过打。为了和人索要钱财,故意给人捏造罪名。听人说,这家伙索要钱财,曾指使手下打死过人。周边人恨死了这家伙,可也没法,只得忍气吞声。”

陆野说:“巡缉队有多少人多少支枪?”

“大概是二十四五个人,每人背一支枪,也就是二十四五支枪。”

“上碉堡有几条路可走?”

“巡缉队员一般从阳坡狭窄小路上下。后沟有条上山土路,勤杂人员或其他有事要进碉堡的人只能走后山小路。碉堡四周挖有壕沟,到了山顶要进碉堡,必须让碉堡里的人放下过壕木板才行。”

“我们从后山上去详细看看。”

“你们得拿上锄头,装成锄地的农民。要不然,被碉堡里的巡缉队员发现,会打乱枪的。”

杨开明拿出两把锄头,又从邻居家借了一把锄头,交给陆野他们,又拿出三块半新旧毛巾,让陆野他们箍在头上。箍好毛巾,陆野、李忠良、野鸽子各自扛着锄头,刘卫军顺手扛起门口的一把镢头也要去,陆野说:“卫军,你不用去,人多容易被敌人发现。”刘卫军不高兴地扔下镢头,转身回到店里。

陆野带着李忠良、野鸽子走后沟土路上山,三个人分散到碉堡附近的两块地,一边锄草一边观察,陆野锄了几锄头草,圪蹴在地上做挽草状,详细观察地形,砖砌碉堡在靠近沟畔的一块地里,碉堡靠近沟畔有三眼砖接口窑,碉堡四周夯土墙不足一人高,墙下四周挖有丈余宽的壕沟,通往下山土路豁口架有木板桥,平时木板吊在半空,巡缉队员及其他勤杂人员进出才放下,碉堡顶有一人在放哨,木板豁口有两人守着。陆野详细看完,招手让李忠良、野鸽子下山。陆野走出地,李忠良、野鸽子看见陆野出了地,他们也扛着锄头跟在陆野后面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