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
□ 李牧
廉颇最开心舒畅的时候,大约就是与蔺相如将相齐心的那阵子了。手下两大柱石和睦相处,赵惠文王的心情也是前所未有的舒畅。
心情好了,做事就顺遂。赵国那几年,廉颇数次领兵出征,夺取了燕、齐、魏的不少城池,为赵国扩大了地盘;蔺相如在国内管理行政,政通人和。很快,赵国的国力强盛,成为仅次于秦国的大国。这段美好的日子,随着赵惠文王的去世,很快就结束了。太子继位,就是赵孝成王。赵孝成王好大喜功,比起他父亲,多有不如。他贪得韩国的长平之地,惹怒秦王,导致赵、秦交恶,在长平展开大战。
长平之战一开始,廉颇是赵军统帅。廉颇深知,面对强大的秦军,赵军进攻力量不足,但守卫则有余。于是他在长平一线严加防守,令秦军寸步不能前进。两军就在长平对峙,硬生生耗了将近三年的时间。
秦王不肯就此撤军,便使用反间计,派人在赵国四处散播流言,说秦军只害怕赵括,赵国只有他是秦军的对手。廉颇嘛,老啦!没胆气啦!
赵孝成王身边的一些宠臣,也得到了秦国的贿赂,在赵王耳边说廉颇的坏话。更加重要的是,与秦军在长平相持的这几年,赵国财政已经吃不消了,赵孝成王非常期待早日结束战争。于是,他做出了令他一生懊悔的决定,任命赵括为前敌统帅,替换廉颇。蔺相如在重病之中,听到这个消息,死命劝阻也没用,急得吐血,病情加重。
赵王换将的后果非常严重,长平之战以赵军惨败,40万人尽数被杀结束。赵国只能割地求和,以求得喘息的机会。借这个机会,赵孝成王痛定思痛,向廉颇道歉,重新任命廉颇为大将军,整军备战。一年之后,秦国再次兵围邯郸,爆发了著名的邯郸保卫战。赵国上下同仇敌忾,在廉颇的全面指挥下,拼死抵抗,加上魏楚联军的援助,邯郸保卫战以秦军败退,赵国惨胜结束。
当初廉颇被免掉职位,一度非常落魄。此时,他的门客们也纷纷不辞而别,家中空空荡荡。等到廉颇重新获得赵孝成王的信任,执掌大权,原来跑得不见人影的门客们,都陆陆续续回来了。廉颇很生气,就责备他们,赶他们走,说你们这些人,还好意思回来?
门客们面不改色,笑嘻嘻地说:大人您也太认真了,世间事,无非生意而已。人和人的关系也是生意的一部分呀。您有权有势的时候,有我们需要的东西,大家自然要围绕在您的跟前,跑前跑后,以换取您的赏赐。您落魄了,手中无权,说话没用,我们还跟着您干嘛呀!离开难道不是很正常的吗?您怎么会为这样的事情而责怪我们呢!廉颇依然将他们赶走,气道:我就是做生意,也不和你们这帮无耻之徒做。
廉颇刚烈自傲,容不下势利无耻小人,注定他在赵国会越来越艰难。赵孝成王去世后,赵悼襄王继位。赵悼襄王昏庸糊涂,宠信郭开。郭开是一见利忘义、卑鄙无耻的小人,廉颇与他势同水火。郭开现在得势了,第一件事就是蛊惑赵悼襄王,夺取廉颇的兵权。廉颇无奈,只好投奔魏国去了。
廉颇到了魏国。魏王很为难,虽然你是名将投奔,但你之前带兵抢占了我们多少地盘。就在最近,还把繁阳抢走。我就是再爱才,这感情上也接受不了啊。可是要杀了廉颇,却也不好下这个手。于是就给了廉颇一个虚职,高薪养了起来。
再说赵国,自从廉颇走后,赵军的实力直接降了很大一个档次,战场上老是吃败仗,赵悼襄王就有点后悔,想请廉颇回来。
郭开听说了,心想,廉颇被迫流亡魏国,是我出的鬼主意,这冤仇是结下了,若他回来,岂不要与我没完。于是就威胁去请廉颇的使者,说,廉颇要是回来了,你就小心自己的脑袋吧。
使者前来魏国拜见廉颇,廉颇很高兴,知道是什么意思,就很热情地接待并设宴款待他。酒席间,两人聊的都是赵国的事情,廉颇表达了如何如何思念故国,期盼再带领赵军建功立业的意思。使者表示怀疑,说将军您都七十多岁了,还能上阵杀敌?
廉颇笑着说,你别看我这么大年纪,身体可一点都不输年轻人。刚才我都吃了十斤肉、一斗米,比你都吃的多。现在比试武功,能胜过我的人,估计也没有几个。说完,廉颇教人牵过马,自己披挂上马,提刀劈砍了半天。下马落座,面不改色,神色自如。
使者发愁了,这廉颇分明就是老当益壮啊,但是郭开我也惹不起,这可怎么办?回到赵国,使者也不敢隐瞒什么,把这些都给赵王描述了一遍,说廉将军威猛不下年轻人。赵王很高兴,旁边的郭开脸色就阴沉了下来。
使者瞥见了,心中突突直打颤,赶忙又说:只不过,廉将军和我吃饭的时候,一阵子的工夫,就跑了三趟厕所。
“哦,这样啊!”赵王迟疑了。郭开眉开眼笑,心中连赞这使者会说话。他趁热打铁,说真是太可惜了,廉将军虽然功夫还在,但是,毕竟上了年纪啦!就这样,廉颇唯一一次可以重回赵国的机会烟消云散了。
楚国得知这种情况,就偷偷地派人来见廉颇,说廉将军还是来我们这里吧。此刻,廉颇在魏国的处境很尴尬,借这个机会,就随楚使到了楚国。楚国倒是很想用廉颇,派他出征打仗。但是,廉颇一个北方人,来到南方,不知道是因为风俗习惯不适应呢?还是因为赵国人和楚国人真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总之,廉颇带领楚军,打了几仗,总是感觉哪里不妥当,因此也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表现。
廉颇很思念赵国,他常常念叨,我真希望能够再带领赵军,驰骋沙场啊!廉颇余生郁郁寡欢,84岁的时候,他在楚国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