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艺术漫谈之9
唱词诗化
□ 梁镇川
唱词与道白,几乎构成了戏曲剧本的全部。
唱词,是戏曲剧本的精华,一个戏曲剧本没有精美唱词,绝不是好剧本。无论从文学欣赏的角度讲,还是从舞台欣赏的角度看,唱词在演绎剧情情节,推进剧情发展,尤其是在表达人物思想情感,刻画人物性格特点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经验的剧作家总是在精练主题、精巧构戏、精心刻画人物的同时,力求精细地写好唱词,犹如蜜蜂采集百花芬芳酿造蜂蜜一样,从生活实践中,从民间最鲜活的语言海洋里,从古典诗词曲赋中,从民歌、民谣、民谚、俗语中,博采众长,调动各种艺术修辞手法,加工提炼,努力用精美的唱词写好戏,写活人,写出情。
古典戏曲《西厢记》《牡丹亭》《窦娥冤》等名著中,用词生动优美、意境优雅感人、符合平仄格律的曲牌唱段,比比皆是,美不胜收。《西厢记》崔莺莺十里长亭送别张生,唱道: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地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细细品味,把崔莺莺此时此刻与张生的离情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大型现代戏《风流姐妹》表现的是中国农民,具体在戏里是以柳老犟为代表的祖孙三代人,对大山、热土的爱恋情结。开场伴唱了四句儿歌:
东梁梁土土西洼洼水,
捏成俺孩孩儿的毛腿腿。
南山山果果北坡坡穗,
喂饱俺孩孩儿的小嘴嘴。
细细玩味这四句儿歌,大地方位,写到东、西、南、北;生存环境,写到梁梁、洼洼、山山、坡坡;从人的生长来看,是土土和水水捏成毛腿腿,此谓生,是果果和穗穗喂饱小嘴嘴,此谓长;修辞手法运用叠词叠句,排比对仗,比喻形象生动,儿歌特点鲜明,再加以优美动听的唱腔设计,爷孙两代皮影剪影式独特的表演,确实起到一拉大幕别开生面,令观众遐想的艺术效果。
唱词,是词随情出,情依词表的自然流露。词随情出的“情”,一是剧情,二是人物的心情,在剧中,二者水乳交融,互为促进。这就要求创作者巧妙地将剧情和人物的心情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剧情、人物情境的要求,写好唱段。唱词,是剧作者写出来的,但又不是剧作者写出来的,而是剧中人物在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自然涌泻出来的。“情依词表”的“表”,不是剧作者主观意志的表达,也不是演员随意唱出来的,而是编剧、演员化为剧中人物,身临其境,亲见亲闻,并把这种感受融汇到剧情,特别是人物的感情之中,自然而然地抒发出来的。
戏曲唱词,属于诗歌范畴,但又与诗歌不同,应该是诗化的唱词。其特点就是明白如话,通俗易懂,富有情趣,雅俗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