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专题推荐  >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牢记习总书记嘱托

弘扬吕梁精神 聚力改革创新

2019年06月24日 16:49:05 编辑:

离石区:转型发展强起来

□ 本报记者 罗丽 通讯员 王卫华

“中磁尚善是山西省唯一一家以金属软磁新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位于离石区新龙重工装备制造基地的山西中磁尚善科技有限公司,9条生产线全面建成投产,产品已批量应用在了HP、DELL、联想、索尼、微软等世界知名品牌。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自2017年公司重组,截至今年4月份实现营收1.7亿元,纳税37万元,实现出口5.2243万元。我们有信心完成近期内进军亿元企业,远期进军国际一线技术企业的目标,从‘中国制造’迈向‘世界智造’”。

山西中磁尚善是离石区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大数据等新兴产业转型发展的代表性企业之一,曾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东风、巨浪导弹、潜艇等国防军事工程定点研发金属磁粉芯。目前,该公司引进了行业内世界一流的专家领衔公司的研发管理模式,以研发的持续性、高强度投入带动产品的创新。强化创新发展理念,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离石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总书记视察山西关于资源型地区实现转型发展的指示精神,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转型发展步伐,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增强发展后劲,坚持扩大开放,实施‘双招双引’,中磁尚善、新龙重工、中包华磊米罗、华为山西(吕梁)云数据等一批吕梁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区三园’转型发展项目的落地生根茁壮成长,为该区逐步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形成产业多元支撑的结构格局注入活力。

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两年来,离石区致力于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对山西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和五项重大任务,认真落实‘三农’工作指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如今每到周末,离石区信义镇永红村村民崔小建一家就愈发忙碌。凭借“省级最美旅游村”的称号,永红村吸引了众多游人纷至沓来。崔小建的农家乐生意也跟着十分火爆,年收入达7万余元。“现在我们村里的变化非常大,出门就是水泥路,村道两旁红花绿树,环境好了来旅游的人也就多了,我的农家乐也火起来了。”崔小建的话语中是满满的幸福感。谈起村里的变化,离石区信义镇永红村党支部书记袁忠明自豪地说,美丽乡村建设完善了村里的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也增强了我们的自信心。

“好基础”让乡村旅游有了大潜力。近年来,离石区把旅游当作脱贫攻坚的“突破口”“着力点”,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全域视角进行高起点规划,有计划、分批次地推开了小神头、严村、上王营庄等多个美丽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为激发乡村旅游活力,离石区因地制宜,推出“旅游+特色产业”帮扶模式,开发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目前,该区93个贫困村、35个插花贫困村,建档立卡6469户15259人,累计退出贫困村90个,减贫14794人,贫困发生率由14.3%降为0.43%。

如今,离石区已经脱贫摘帽。全市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推进会刚刚结束,离石区立即成立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推进领导组,召开了第一次领导组会议,连续两次专题研讨推进工作。同时,邀请省住建厅、中国城科院、省规划院、省建筑设计院、省设计院,省建科院、山西理工大、庶人营造建科公司的30余位专家,对离石美丽宜居推进规划工作进行调研。

“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美丽中国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心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部署要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描绘美丽宜居离石的新蓝图。”离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方山县:摘掉穷帽启新程

□ 本报记者 刘小宇 通讯员 肖继旺 张少为 吕鹏飞

初夏的吕梁,绿树翠柏相拥,碧水青山相映。两年前的六月,带着对红色革命老区的牵挂,带着对吕梁儿女的一片深情,总书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要把吕梁精神用在当今时代。”殷殷嘱托,绵绵厚望,时刻牢记在吕梁儿女的心间,化为无坚不摧的力量,两年来,方山县委、县政府带领群众以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统揽工作全局,攻坚克难、奋发而为,真抓实干、勇于担当,用吕梁精神书写了一份份沉甸甸的答卷。4月29日,方山县翻开扶贫史上新的一页——经省政府研究批准,方山顺利脱贫摘帽。

“脱贫攻坚是我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总书记深情地说。近年来,方山县一直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在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进程中,方山县突出抓产业脱贫的“治本”作用,将其作为增加贫困户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举措,以“3X+522”的产业发展模式为引领,狠抓“三个坚持、三个着力”,加快发展扶贫产业,变“输血”为“造血”,实现了贫困户产业全覆盖、增收有保障,从根本上确保脱贫效果持续稳定。

针对特色惠民产业典型性不高、关联性不紧、带动性不强等问题,按照“远、中、近”“大、中、小”的策略,采取“统一组织规划、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资金支持”的思路,考虑近期增收的同时,兼顾长远发展。县级层面大力发展光伏、肉牛、中药材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了贫困人口人均1千瓦光伏、1亩中药材,户均1头牛;各乡镇根据地域气候情况,大力发展酿酒高粱、饲草种植、小杂粮、食用菌等X项特色农林牧产业,确保了每户贫困户至少有两项特色产业覆盖。

方山县70%的村是贫困村。穷家难当,一直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过去,由于村两委“无钱办事”,导致基层村级组织“有心无力”。近年来,方山县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通过统筹整合资源,发展起了村集体产业,增加村集体收入,助力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今年53岁的杨候有是方山县麻地会后则沟村人,大半辈子都在与土地打交道。去年村里号召村民试种旱地西红柿,老杨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试种了一亩。没想到,一年下来,产量和经济效益让他惊喜不已。“这旱地西红柿长势也不赖,而且今年搞的是订单西红柿,一亩地能产1万斤左右,预计能收入7000元左右。也不用自己出去卖,而且比种玉米强,收入非常可观。”老杨所说的旱地西红柿,就是后则沟村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村民增加收入的路子,改善群众生活条件,让村民共享村级集体经济壮大的成果,村支两委经过多方考察引进的新品种。方山县麻地会乡后则沟村第一书记卫艺强说:“我们经过多方考察利用咱们闲置多年的土地试种了旱地西红柿20亩。并与方山县绿庄园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保底收入合同。下一步,咱们将与方山县绿庄园食品有限公司进一步加大合作,带动后则沟村村民增收致富。”为了解决广大农户与市场难以对接的问题,方山县绿庄园食品有限公司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与农户签订农产品种植协议。在和后则沟村的订单协议中,按照合同价格,西红柿每公斤回收价格2.1元左右,保证不低于市场价,保证了贫困人口受益,解决卖菜难问题,增加了贫困户的稳定收入。

后则沟村发展订单西红柿,让农民腰包鼓起来。而同属于麻地会乡的郝家庄村,依靠绿壳鸡蛋,鼓起农民“钱袋子”。作为一个纯农业村,当地农民自古以来靠种植玉米、土豆、小杂粮为生。近年来,郝家庄村乘着脱贫攻坚的东风,山西省科协扶贫工作队帮助村里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落实精准帮扶增收项目,引进五黑鸡分给贫困户,发展集体经济培育富民产业,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利益联结不到位、群众参与度较低,这是产业扶贫中常见的问题。近年来,方山县在产业扶贫过程中,通过创新多元化利益联结机制,巧解产业扶贫“方程式”,让贫困户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稳定脱贫更有保障。

桥沟村是方山县峪口镇的一个贫困村,据该村党支部书记郭志清介绍,在脱贫攻坚中,桥沟村全方位、高标准规划整村脱贫路径,村委将扶贫类资金转化为贫困户的股权股金,整合资金200万元和土地140亩发展集体主导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和农户按股比分配收益,逐步探索出“集体主导、农民参与、市场运作”的经营模式。

郭志清以桥沟村绿色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例,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桥沟村绿色蔬菜专业合作社,整合150万元新建反季节蔬菜大棚11个,其中北京理工大学援助资金50万元、县财政补贴资金34万元、村集体土地流转金22万元转化为村集体股权,占股70%;非贫困户自筹资金22万元和贫困户扶贫资金22万元转化为农户股权,占股30%。实现蔬菜销售收入33万元,60%归种棚户所有,40%按股权分配。每年可为22户农民增加收入25万元,带动11户35人脱贫;增加集体收益6万元,用于村级公益事业。”桥沟村产业的发展折射出方山县下足绣花功夫,大力推进特色产业所带来的新变化。

迎来新跨越,出征再集结。方山儿女将总书记的殷切希望作为远航路上的不竭动力,在逐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书写着无愧于时代的辉煌篇章。

柳林县:党建领航破浪行

□ 本报记者 冯凯治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事业要发展,党建是基础。

近年来,柳林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柳林县委坚持党建统领走在前,创新驱动优环境,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五转一新促发展,紧紧围绕“六个破除”“六个着力”“六个坚持”,把高质量党建作为打造开放、繁荣、绿色、文明、幸福新柳林的有利契机和重要抓手,有力推动了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互促共进。

整合资源,科学决策理思路。柳林县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始终坚持党建统领,选准配强班子,管好帮带队伍、培育强化能力,不断夯实乡村基层党建基础,努力把贫困村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强堡垒,把贫困村党员干部队伍打造成决胜脱贫攻坚的先锋队伍。脱贫攻坚战打响五年来,柳林县抓党建促脱贫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县5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人口由原来的10745户33120贫困人口退出至44户131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05%以下。

该县制定了县级领导干部“抓点带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制度,明确县委书记为全县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落实了27名县级领导干部包联党建示范点、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和蹲点贫困村的目标任务,制定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清单,把基层党建责任分解落实到每名县级领导、乡镇党委书记身上,形成了“县委书记带头抓、县级领导全力抓、组织部门具体抓、有关部门协同抓”的党建责任体系。实行“联述联评联考”制度,把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落实情况和脱贫攻坚工作同安排、同考核,坚持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将党建履责情况与干部年度考核、评先评优、提拔任用等结合起来,推进抓党建促扶贫责任落实。

同时,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通过创建村级党建品牌、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抓两头带中间”工作法,整体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把贫困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据了解,2016年至2018年,柳林县采取县级领导包联督导制、整顿对象台账制、整顿任务销号制和“五个一整顿”工作措施,完成83个软弱涣散农村党组织,其中有包含13个贫困村;在集中分析研判全县农村换届选举新当选党组织书记的基础上,2018年还对政治素质差、领导能力弱、涉黑涉恶的24名农村“两委”主干进行了调整撤换,重新选任党组织书记17名,启动了7个村村委主任补选工作,以高压态势倒逼干部想作为愿作为有作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产业扶贫是帮助贫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造血之举,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之策。柳林县围绕抓党建促脱贫,以党组织引领带动为核心,以“党建+产业扶贫”为主体,积极探索“党支部(党员)+贫困户+N”的产业扶贫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致富能人党员的示范作用,帮助贫困村发展产业致富脱贫。柳林县顺利脱贫“摘帽”。

脱贫攻坚,关键在人。近年来,该县紧紧抓住基层组织建设这个关键,强化正向担当激励机制,着力补短板、强动力,基层党组织核心引领效应持续释放。先后出台了《柳林县2010—2020年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柳林县落实吕梁市“百千万”人才工程实施意见》等系列人才招纳政策,鼓励吸引在外优秀本土人才回家乡创业。另一方面,积极完善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教育管理、使用考核机制,着力解决农村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各乡镇党委开展“双培双带”活动,从农村致富能手、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返乡大中专毕业生、大学生村官等各类群体中,共选拔储备了223名留得住、成长好、用得上的村级后备干部,新发展农村致富能人党员51名。同时,2017年柳林县积极筹措财政资金3500余万元,对153个农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了新建改扩建,配套完善了13个乡镇“八有”和“五小”设施。2018年共投资2700余万元,对73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3个乡镇“五小”设施进行了完善。到2018年底,全县52个贫困村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实现了达标升级全覆盖。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柳林县委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改革创新、奋发有为贯穿全年工作始终,为全面建设“开放、繁荣、绿色、文明、幸福”的新柳林注入生机活力,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交口县:潮平岸阔风帆劲

□ 本报记者 王洋 通讯员 解德智

时光荏苒,时代勇进。两年来,交口全县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委“三大目标”、市委“十大举措”的战略要求,全面推进三大攻坚战役,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谱写了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精彩答卷。

靶向施策,攻坚拔寨,脱贫攻坚硕果累累。两年来,交口县委、政府对标对表“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和脱贫摘帽14项指标,精准聚焦,靶向施策,攻坚拔寨,建立“六个一”机制,为打赢脱贫攻坚提供了交口模式、交口方案。“一承诺”担当使命,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树立“打不赢脱贫攻坚战,就对不起这块红色土地”的坚定信念。全县2900余名党员干部全员上阵、结对包联全部贫困户,28户规模以上企业结对帮扶全部贫困村,形成攻坚拔寨、决胜脱贫的强大合力。“一标准”精准识别,先后开展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回头看”、“再回头看”、动态调整、常态化管理等专项行动,确保精准识别、阳光识别。“一盘棋”全民参战,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持续引深“三基建设”,深入开展“基层组织提升年”活动,常态化开展农村党员集中轮训,基层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全面加强。“一张图”描绘到底,统筹脱贫摘帽与同步小康和乡村振兴,大力推进“五个全覆盖”,打造形成以食用菌、特色养殖、核桃林为主导的“3+N”扶贫产业新格局,49个贫困村全部实现产业扶贫“五有”全覆盖。“一保通”综合保障,在全省率先推出“一保通”扶贫保险,以户为单位,为2.7万农户统一购买“一保通”保险,保险险种增至19种,实现保收入、保产业、保健康、保脱贫,一张保单,一保到底。“一码清”摘帽退出,开发建设了“互联网+”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系统,实行项目入库“六不准”、项目管理“四等级、一条龙”、资金使用“三评估”、项目实施“四跟踪”等管理机制,确保扶贫项目精准实施、扶贫资金精准投向、扶贫效益精准管控。交口县实现了全县脱贫。

心系群众,服务人民,民生工程提质增效。2016年以来,交口县按照“县乡一体,资源共享、中西并重、共同发展、三医联动、健康交口”的总体思路” 实施了县乡医疗机构一体化改革,在全省率先完成党务行政、人事、财务、药械、绩效、业务的“六统一”。交口县紧紧围绕“一年规范重塑形象,三年步入全市中游,五年迈进吕梁先进,十年争创三晋一流”总体目标,加大党建引领、环境创优、“三名”评创、素质提升、基础提质、绩效评估等“振兴教育20条”实施意见。依托名校采取专家引领、学区联动、体验式轮训等方式,引导广大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研究、问题课题攻关,不断提高教师教研能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人民群众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党建引领,持续推进,各项工作全面开花。两年以来,全县组织工作始终坚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一条红线贯彻始终,全面坚持日常工作规范化管理、重点工作项目化推进、创新工作品牌化建设,着力推进干部管理措施提升、干部队伍能力提升、基层组织整体提升、基层基础保障提升、干部帮扶作用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六大提升”工程,推动“三基建设”提质增效、组织工作全面进步。两年以来,交口县、乡、村三级强势推进综治中心建设,同步推进建网格、夯基础、强服务各项便民工作,搭起了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运行推进网格化服务的“1+N”工作构架,推出“1+网格安防体系建设”“1+网格矛调”“1+网格心理疏导”等多项便民服务。初步形成了资源整合、运行规范、功能完善的网格管理体系。两年以来,全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内聚力量、外树形象,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升了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不断做大新闻宣传,营造了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氛围;不断狠抓机制阵地建设,夯实了意识形态工作根基;不断突出基本保障,群众文化获得感全面加强,为交口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思想舆论保障和精神文化动力。两年以来,全县 “大统战”格局得到巩固、统一战线凝聚力大幅增强、“百企帮百村结对帮扶”精准扶贫模式有效创新、与企业家的联系联谊进一步加强、民主协商工作广泛开展、党外人才培养进一步跟进、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在服务发展、深化改革、维护稳定、促进统一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潮平岸阔风帆劲,不忘初心奏凯歌。交口县将继续践行吕梁精神,砥砺奋进、开创未来,奋力谱写新时代交口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