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热点新闻

赵志阳:小轮车上的飞驰人生

2019年07月03日 17:36:50 作者:李梦文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编辑:高晓强

追梦人语:奖牌不是说出来的,是拼出来的

“注意动作,要做到位。好,就这样。”初见赵志阳,是在山西体育中心田径训练馆内,他正指导自己的队员进行日常训练。此时距8月13日二青会小轮车竞速赛开赛还有整整两个月的时间。

今年32岁的赵志阳,从事小轮车运动已有15个年头。从白纸一样的追风少年,到如今山西省小轮车队的教练,他有过泪、有过痛,也有过成功与欢笑。用赵志阳的话说:“竞技没有捷径,谁拼得狠谁就是王。”

从头越,受伤9个月后再夺冠

时间回溯到2017年8月,30岁的赵志阳正在为天津全运会小轮车项目的比赛做最后的训练备战。当时的他状态爆棚,在全运会前举行的一系列赛事中均取得了上佳战绩。山西代表团私下里已经把该项目的一枚奖牌算到了自己账上,夺金那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然而,运动场上瞬息万变。就在全运会开幕前10天左右,赵志阳在一次训练中意外受伤,不得不和全运会说再见。

“小轮车竞速这个项目,危险系数确实比较高,难免会受伤,但那次打击真的是比较大。”时隔两年,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赵志阳依然心绪难平。

过往挥汗如雨的训练,在距离梦想如此之近的地方倒下,对任何一名运动员来说都是一件痛心疾首的大事,更何况30岁的年龄属于比较大的运动员,机会已不是很多,赵志阳整个人都不好了。

“那次可以说有些心灰意冷,也想着是不是就此退役当个全职教练。”面对严重的伤病,赵志阳有些不确定。

事实上,从2013年起,赵志阳就已身兼队员和教练两职,一边比赛,一边带队,辛苦自不必说。如果此时退役,对任何人都交待的过去。

“可我交待不了自己,我不甘心。”病床上辗转反侧4个月后,赵志阳再次与心爱的小轮车作伴。

从头再来,身体和技战术水平的恢复却殊为不易。因为伤病,赵志阳整个人的竞技状态往下掉了很多,为了尽快恢复到一个高峰期,赵志阳开始拼命地练、上量、加码……

功夫不负有心人,受伤9个多月后,赵志阳在2018年全国冠军赛总决赛上斩获冠军。

勇登攀,屡获大奖获认可

2001年,14岁的赵志阳从河北孤身一人来到山西大同,蹬上了专业运动自行车,从此开启了与自行车的不解之缘。

“当时就是想练自行车,做梦都想。听说山西这边自行车很牛,我就来了。”赵志阳说。

骑上了心爱的自行车,练起了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赵志阳如鱼得水,一头扎了进去。

开始的时候,赵志阳什么都练,公路自行车、场地自行车、山地自行车都练过,坚持了快4年,直到2004年底,他开始转练小轮车项目。

“当时我已经18岁了,转项是有风险的,好多人劝我不要冒这个险,但我确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第一是因为兴趣在那儿,第二是因为当时小轮车项目在国内刚刚起步一年多,整体上大家的水平没有什么差距,我相信自己能赶超。”说起当初转项,灿烂的笑容仍然浮现在这个男人的脸上。

零基础的赵志阳骑上了小轮车,开始了近乎疯狂的琢磨、训练。别人练5圈,他练8圈、10圈。别人休息了,他又开始看视频,

琢磨骑车技巧。那段时间,除了吃饭睡觉,他与小轮车形影不离。

“竞技没有捷径,谁拼的狠谁就是王。”赵志阳坚定地说。

事实证明赵志阳的选择是对的,一年之后,赵志阳就拿下了全国锦标赛第二,获得了广泛认可。2008年,20岁的赵志阳第一次拿到了全国冠军。

梅花香自苦寒来,成绩的取得,意味着背后艰辛的付出。初到运动队的几年,每年比完省运会,赵志阳就会回家看看父母亲人,自从练了小轮车以后,一年就只能回去几天了。从2008年后,随着比赛的增多,他最长的一段时间大概有3年左右没有回过家。

“作为一名运动员,吃苦训练是最基础的基础。只是对于家人,我确实有愧。”说到这里,30多岁的汉子也有些动情。

比过两届亚运会,三届全运会,在竞技状态最好的时候错过了一届全运会,如今的赵志阳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了自己所带的这批队员身上。

严传教,信心满满备战二青会

“我从2015年开始跟着赵教练练小轮车,今年8月份准备参加二青会,目标是奖牌。”王欣国,这位赵志阳的得意弟子,谈起自己对恩师的印象,是“训练中严厉的有些怕人”。

这次二青会,赵志阳所带的两名队员将代表山西参加小轮车竞速比赛,在赵志阳看来,既然作为东道主,成绩一定不能差,不然愧对家乡父老。

“虽然说小轮车是属于自行车运动的一个小项,但它的起源是极限运动中的一种,技术性比较强,对抗反应要快。平时要有极高的训练质量,比赛时才能技高一筹。”对于弟子们,赵志阳练起来毫不手软。

在王欣国的印象中,最近这段时间是三年多来训练量最大、最苦最累的。每一项技术都要反复的扣,重复的练,不达标准绝不停歇。

“这个项目没有到头的时间,没有那一项技术练到这儿就练好了,它不断有进步的空间。”赵志阳说。

“我的队员,只要正常发挥水平,成绩就不会差。”赵志阳信心满满。

从当教练到现在,赵志阳也只带了20多名运动员,因为他要求严,淘汰率高。他挑队员,不是说简单的身体素质好、技术好就可以,还得爱学习,爱琢磨。

“教练常和我们讲,吃苦训练只是最基本的条件之一,还要多学习,多琢磨,学人家的比赛技巧。”从2017年年底开始跟随赵志阳进行训练的张大民深有感触。

在赵志阳看来,竞技体育时刻都在发展变化中,善于利用目前更好的条件,多琢磨,多学习别人已经成型的技术,获得自我突破的能量。

“二青会也好,全运会也好,奖牌都不是说出来的,是靠勤学苦练,是拼出来的。”赵志阳说。(部分影像资料选取自姬振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