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专题推荐  > 讲脱贫故事晒幸福账单

任俊华:公益性岗位让我走出生活困境

2020年07月17日 11:40:00 编辑:

讲述人:任俊华(石楼县灵泉镇薛家垣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记录人:本报记者 刘子璇

说到我现在的工作,我十分满意。我现在是我们村里的一名保洁员。我的工作主要是每天早上扫一下村内巷道,整修一下进村道路。是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这样的贫困户有了公益性岗位,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让我既为薛家垣这个“大家”带来了干净卫生,又为我自己的“小家”带来了收入,我觉得很满足。

我叫任俊华,今年已经65岁了,家里有几亩地,虽说每年都用心侍弄,但一年下来地里也刨不出多少收入。我身体不太好,需要经常吃药,老伴也是残疾人,只能在家四周打点轻体力零工,我家一向都是靠低保过日子,生活难免很拮据。2016年,我家被识别成贫困户。

年龄大、身体不好、收入又差……这些问题,我们村的两委干部和第一书记看在眼里、愁在心上。去年,村干部上门跟我说,村里已经设置了公益岗位,可以让我们这些劳动能力相对较弱的人通过劳动增加收入。于是,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写了申请书,成为了我们村里的一名保洁员。

每天早上五点多,一把扫帚、一个簸箕,我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进村的那条道路,我每天都会清扫一遍,有时看着路上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我都要回忆起这个村子过去的点点滴滴,是啊!不管是村子的面貌,还是我们这些村民的生活,这些年的变化速度真的是叫个快!

自从有了这份稳定的工作,我家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年3000多元的工资虽然不算多,但足以让我和老伴的生活走出窘境,让我们老两口的晚年生活有了保障。在我们村里,像我们一样,依靠政府提供的公益岗位增加收入的村民一共有30多个人呢!大家都说,太感激政府的扶贫政策了,为我们提供了这个岗位,给我们的家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运,让我们这些贫困人员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我们脱贫致富的门路。

除了这公益岗位,我家还享受了很多惠民政策。现在我们村里正在发展乡村旅游,我一定要把这份工作做好,带领大家共同维护好村里的卫生,让这个我生活了一辈子的小山村越来越美丽、人气越来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