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翠萍:制止餐饮浪费 保护粮食安全
□ 本报记者 王涛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刚刚过去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了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将节约粮食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围绕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省政协委员、汾阳市政协主席姚翠萍说,粮食是拿来吃的。然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加之受到一些不良文化、面子观念和传统婚丧习俗等因素影响,餐饮浪费禁而不绝。中国是14亿人口的大国,每人浪费一粒粮,一分钱,那就是14亿;同样每人节约一粒粮,一分钱,也是14亿。据有关统计表明,我国每年浪费在餐桌上的粮食和副食品足够提供一个三千万左右人口欠发达国家人民一年的温饱问题。由于新冠肺炎病毒的肆虐和世界性自然灾害的频发,这对确保人类生存的食品供给已经发出危机信号。因此,我省必须高度重视,出台相关政策,动员全社会自觉响应党中央和政府的号召,大力制止餐饮浪费,改变“舌尖文化”的浪费恶习,节约每一颗粮食,保护粮食安全。
姚翠萍建议,一是建立长效机制,把浪费粮食纳入治安处罚范畴。如推行食堂饭店实施半份餐制,吃多少点多少,剩饭严重的实施定额处罚,浪费严重的加以治安处罚。二是树立正确饮食观,加大粮食安全监管与宣传力度。坚持规范与引导并重,法治与德治相促进,积极倡导合理健康的饮食文化,切实培养节约习惯,让整个社会形成人人自觉遵守节约粮食的规矩,在全省大力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深入推进监督制止餐饮浪费工作。三是狠刹大操大办,严格制止宴席粮食浪费行为。制定具体管理办法,严格控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活动,一律禁办“满月”“生日”“开张”等庆典宴席,让每个人真正认识到简办红白喜事并不是寒酸小气,家常便饭并不是感情生分,真正把勤俭节约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四是加强全民教育,实施光盘行动进饭店进食堂进家庭。倡导各大饭店、食堂、家庭实施好清盘行动,把“制止浪费、节约粮食、健康饮食”作为评选优秀企业、先进学校和五好家庭、最美家庭等的考核指标,使节约粮食理念融入家庭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切实保护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