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晋
“我觉得自己特别普通,做的都是分内的事。”与笔者交流时,梁雪霆经常这样讲。
从医二十多年来,梁雪霆从一名大学毕业生迅速成长为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生、学科带头人,攻克了一个个疑难病例,挽救了上千位濒临死亡的患者的生命,在心血管治疗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人民最满意的医务人员”、第五届“交城县十大杰出青年”光荣称号、“县劳动模范”、政协交城县第九届委员会常委、吕梁市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拔尖骨干人才,等等殊荣却并没有影响他治病救人的初心,依然每天早上8点前就早早到了医院,交接班、查病房、安排工作……
作为医生,他能做的、也是他最喜欢做的,就是尽最大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做好每一台手术,照顾好患者。“没有轰轰烈烈的内容,有的只是对病人的负责,有的只是重复每天的平凡。”梁雪霆笑道。
“当一名好医生,不仅需要做好日常工作,更要勇于专研探索,走在医疗技术发展的前沿。”梁雪霆说,从2002年开始,他每年都要抽出半年的时间到太原、北京进修学习,并将许多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带回后运用于临床。2003年,从山大一院学习回来后,在交城县人民医院成功开展了“心包穿刺术”,成功挽救了一名心包积液、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命。2005年,他到省心血管病医院学习“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术”,经过半年多的刻苦钻研,他熟练掌握了这门技术,回到交城县人民医院后不久,开展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为心律缓慢、晕厥患者减轻了痛苦,赢得了生命。2006年,又奔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学习心脏介入手术,回来后成功开展了永久起搏器植入手术,目前已成功地为100多名患者施行了永久起搏器植入手术,这项技术至今在全省县级医疗机构中,仍属领先水平。2014年,不满足于现状的梁雪霆再次赴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进修,于当年年底在交城县人民医院开展了“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该项技术在山西省县级医院处于领先地位,至今已成功施行3000余台手术,挽救了诸多患者的生命。
“医生技术水平的提升不仅要靠扎实的医学理论,更重要的是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攻克难关。”梁雪霆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结合临床治疗积极开展医学理论研究,撰写发表了多篇论文,如《尿激酶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治思维与决策》等。
2016年6月,他成功为一名88岁高龄男性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患者施行了急诊临时起搏器植入和心脏支架植入,成功挽救了病人的生命。作为高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介入手术的成功病例,在全国也是为数不多的个例。这一病例作为典型在2016年全国心脏介入治疗年会上被推广介绍,得到了业内的广泛认可。
当谈及交城医疗事业的发展时,梁雪霆满怀信心地说:“今后的工作中,我和我的团队将一起努力,继续保持积极进取的姿态,开阔视野胸襟,发愤图强、持续攻关,把更多更好的尖端医疗技术运用于基层的临床治疗,真正做到悬壶济世,普惠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