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专刊

抓实思想政治工作为国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 闫俊平

国有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领头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步入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国企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非常重要。加之新的经济发展趋势给传统国企经营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为了全面适应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进行科学的革新。然而,改革的道路漫长且充满困难和问题,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以助力国企的发展,已成为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

一、国有企业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一)弘扬国企发展的精神支柱

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是国企在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和灵魂所在,任何一个企业在发展运行过程中都必须具有高水平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根本导向,以此来实现对企业运行的全面支撑和良好促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国有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同时还能保障企业在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满足市场政策要求的前提下,高效开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

(二)构建企业文化之根基

良好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历程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因为企业文化属于外在表现形式,它能很好地将企业的精神和灵魂展现出来,并且能被人们看到和察觉到。而思想政治则属于一种内在品质的展现,更多的是要求其亲身体会,才能感悟到。其次,企业要想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就必须具备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实效性

经济新常态下,部分国企员工思想和观念意识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尽管大部分的企业意识到了这方面的问题,尝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延伸党建工作,但是结果都差强人意。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员工思想和意识不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存在很大差异性;其次一些企业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流于形式,思想宣传不深入,很难调动员工积极性,大部分的思想政治活动内容比较枯燥,各种不利因素都直接降低思想政治工作效果。

(二)缺乏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

在新时代背景下,国企需将思想政治工作成果融入各工作流程,关键在于制定落实制度措施。必须完善和优化传统标准化工作,避免形式主义。国企特殊性要求有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否则会导致员工和管理层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足,形成弱化思想,问题难以根治。长期影响不仅限于思想文化建设,更关乎国企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模式与理念滞后

在应对新时代发展需求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传统的思想政治观念落后问题突出。企业内部员工过分依赖组织建设,被动地接受管理层的思想政治工作。此外,在人文关怀方面存在不足,不能充分关注员工的个性特点,对员工的内心世界缺乏深入了解,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模式,必须进行调整。

三、国有企业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

(一)强化思想政治观念,明确思想政治工作目标

国有企业需认识到提升员工思想政治觉悟的重要性,并开展多样思想政治活动。必须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目标,执行国家政策,了解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定位自身角色,优化调整内部结构,适应社会发展。

(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

国有企业在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树立创新的发展理念和创新意识,主动吸收前沿科学技术,为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的企业发展模式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焦点,并预示着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国有企业应具备积极进取的态度,科学合理地将互联网技术融入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方面。

(三)构建科学完善的思想政治管理机制

国有企业应当致力于构建一套科学而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机制,以确保企业内部能够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活动,从而促进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全面提升,加强员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理解,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

在现代化企业发展形势下,以人为本的发展策略是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综合水平全面提升的有效措施。国企要把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作为建设工作的基础核心,并且落实到各项工作机制当中。企业只有在内部体系中明确人的重要性,才能保障后续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实际效益和最终结果。

四、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国企作为国民经济和体系改革的关键力量,应主动参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认识到其主体作用和社会责任。国企的独特社会职责使其发展面临更多挑战,因此,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至关重要。国企需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和内容的创新,有目的地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思想政治路径。

(作者单位: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镇城底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