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历程中始终发挥着“生命线”作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有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革,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既迎来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价值多元碰撞、代际特征凸显、传播渠道变革等多重挑战。如何在坚持政治原则的前提下实现工作实效性提升,成为新时代国有企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课题。
一、新时代国有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三重维度建构
(一)政治维度的根本性要求
新时代国有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始终坚守政治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这要求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强化“四个意识”,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执行。政治维度体现为三个统一:政治方向与服务大局的统一,政治原则与改革创新的统一,政治纪律与人文关怀的统一。特别是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筑牢“根”“魂”意识,确保企业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人本维度的时代性特征
现代管理学的人本理论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新时代员工队伍呈现知识层次提升、价值取向多元、权利意识增强等特征,传统单向灌输式教育已难以满足需求。人本维度要求构建主体间对话模式,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转化为共同成长的学习共同体。通过需求层次分析、心理契约构建、职业发展引导等方式,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个体价值实现的有机统一。
(三)创新维度的实践性诉求
数字化转型重构了信息传播格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革新为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创新维度包含理念创新、载体创新、机制创新三个层面。需要运用传播学“媒介融合”理论,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思想政治工作矩阵;借鉴组织行为学的激励机制设计,形成工作效果评估反馈系统;通过流程再造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
二、当前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不足的理论解析
(一)功能定位的模糊化困境
部分企业存在将思想政治工作简单等同于政治学习的认识偏差,导致功能定位偏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根本要求。制度理论视角下,这种偏差源于制度环境压力与组织技术核心的冲突。当思想政治工作未能有效嵌入企业价值链,就会产生“两张皮”现象,削弱其实效性。
(二)方法体系的滞后性矛盾
传统工作方法在应对新时代挑战时显现出三个不适应:线性传播方式与网络化信息环境不适应,标准化教育内容与个性化精神需求不适应,阶段性集中教育与持续性思想引导不适应。这本质上反映了传播主体与客体关系重构带来的适应性挑战,需要运用复杂系统理论进行方法体系重构。
(三)机制建设的碎片化问题
当前工作机制存在三大短板:协同机制不完善导致党政工团联动不足,保障机制不健全影响工作资源投入,评估机制缺失难以形成有效反馈。系统论视角下,这些短板破坏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性功能,需要通过机制创新实现要素整合与功能优化。
三、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实践路径
(一)价值导向的再定位
首先,强化政治认同,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价值引领体系,运用意识形态嵌入理论,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实践逻辑。其次,深化人本理念,建立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型,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组织目标与个人发展有机结合。最后,突出文化浸润,运用组织文化理论,培育具有时代特征和企业特色的文化体系,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的深度融合。
(二)方法体系的立体化构建
在数智化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需通过三个维度协同推进体系革新:首先,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打造“智慧政工”数字化平台,运用大数据构建思想动态分析系统,实现精准画像与内容智能推送,形成“需求捕捉-靶向供给-效果反馈”的闭环管理,显著提升工作预见性和响应效能。其次,按照空间生产理论重构教育场域,通过虚实融合技术打造沉浸式教育场景,既建设智能化实体教育基地,又开发云端虚拟交互空间,使教育内容在具身体验与数字互动中实现价值传导。最后,基于传播学框架理论创新话语体系,在保持政治话语权威性的基础上,运用青年群体熟悉的网络化叙事方式与符号系统,开发兼具思想深度和情感共鸣的“青言青语”表达范式,形成可感知、易传播、能共情的现代思政话语生态。
(三)机制建设的系统化推进
为全面提升工作效能,需系统构建三位一体的长效运行机制。首先,以治理理论为指导构建协同联动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协同负责、群团组织协作、全员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通过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打破行政壁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集约化利用。其次,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健全保障支持体系,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创新“双师型”政工人才培养模式,同步建立经费投入动态增长机制和技术支撑平台建设规范,形成制度化保障格局。最后,运用平衡计分卡理论构建多维评估体系,从政治引领、教育成效、发展质量三个维度设置关键指标,通过计划-执行-检查-改进的闭环管理实现工作质量的螺旋式提升。
四、结语
新时代提升国有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本质上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国有企业治理中的创造性实践。这需要以系统思维统筹政治性、人本性、创新性三重维度,通过价值重构、方法创新、机制优化形成工作合力。理论层面应继续深化对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企业发展规律、人的思想行为变化规律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作者单位:霍州煤电集团凯兴物资经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