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广告

多措并举推进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走深走实

□ 宋兆强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肩负着经济责任、政治责任与社会责任。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国企独特的政治优势,不仅是统一职工思想、凝聚发展共识的重要手段,更是确保国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关键保障。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数字化转型加速,以及职工群体结构、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国企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内容与实际脱节”“方式与需求不符”等问题。若不能及时破解这些难题,思想政治工作将难以发挥应有作用,甚至影响国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因此,探索多措并举的实践路径,推动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走深走实,成为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与经营管理的重要课题。

一、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政治工作根基

(一)聚焦核心内容,确保理论学习“不跑偏”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学习,需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将党的创新理论等内容系统整合,形成“核心+延伸”的学习体系。一方面,要突出“政治性”,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首要任务,深刻阐释“国企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等根本问题,引导职工认清国企的政治属性与历史使命;另一方面,要体现“针对性”,结合国企行业特点、业务领域,将理论学习与企业战略规划、生产经营目标相结合,让理论学习不再是“空对空”,而是与职工日常工作紧密关联。

(二)创新学习方式,提升理论传播“吸引力”

传统“读文件、念报告”的学习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职工的认知习惯,需通过多元化方式增强理论学习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可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学习平台:线上依托企业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企业号、内部培训APP等载体,推出“微党课”等轻量化内容,满足职工碎片化学习需求;线下开展“理论读书会”等互动式活动,打破“单向灌输”模式,鼓励职工结合工作实际谈理解、讲体会,让理论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同时,可将理论学习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提炼“理论+文化”的价值理念,如将创新驱动理论转化为企业技术攻坚精神,让理论内涵通过文化符号深入人心。

二、建强党员干部队伍,发挥先锋模范引领作用

(一)提升履职能力,打造“专业化”工作队伍

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思想活儿”,也是“技术活儿”,需要党员干部具备扎实的政治理论素养、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与精准的问题解决能力。国企应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一方面,开展 “政治能力提升班”,系统培训党的创新理论、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论、心理学等知识,帮助党员干部掌握“怎么讲理论”技巧;另一方面,组织“实践练兵”活动,安排党员干部参与职工思想调研、矛盾调解、政策宣讲等一线工作,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此外引入“导师制”,由经验丰富的思政工作者带领新人,传承工作方法经验,快速提升队伍整体水平。

(二)强化作风建设,树立“可信可学”标杆

党员干部的作风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无声语言”,只有自身作风过硬,才能赢得职工信任,让思政工作更具说服力。国企需从三方面强化党员干部作风:一是严守政治纪律,要求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杜绝“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的形式主义;二是践行群众路线,推动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倾听职工诉求,杜绝“坐在办公室做思政”的脱离群众现象。

三、聚焦职工需求,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

(一)精准调研思想动态,找准“问题靶心”

职工思想具有动态性、差异性,需通过精准调研把握其变化规律。国企可建立“常态化思想调研机制”:一方面,采用“定量+定性”结合的方式,通过问卷调查、线上投票等收集职工对企业发展、薪酬福利、职业发展等方面的看法,同时通过座谈会、一对一访谈等深入了解职工的思想困惑、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建立“思想动态分析库”,按职工年龄、岗位等维度分类梳理问题,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制定差异化思政方案,避免“一刀切”。

(二)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思想引领+民生保障”双推进

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只“讲道理”,更要“办实事”。国企需将思政工作与职工权益保障、职业发展、生活关怀深度融合:在职业发展上,搭建“培训+晋升”双通道,为职工提供技能培训、岗位轮换等机会,帮助职工实现“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同频”;在权益保障上,严格落实劳动合同、薪酬福利等制度,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对职工反映的合理问题及时回应、妥善解决;在生活关怀上,关注职工身心健康,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如为异地职工解决住宿问题,为育龄职工提供育儿支持,让职工感受到企业的温度,进而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使思想引领更具感染力。

四、创新工作方法,适应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需求

(一)借力数字化技术,拓展思政工作“新空间”

数字化是新时代思政工作的重要赋能手段。国企可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智慧思政”平台:一方面,利用大数据分析职工学习行为,如通过学习APP记录职工的学习时长、内容偏好,精准推送其感兴趣的思政内容,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传播;另一方面,搭建“线上互动社区”,设置“思想留言板”等板块,允许职工匿名或实名发表观点,思政工作者实时回应疑问、引导舆论,避免负面情绪积累。

(二)融入日常工作生活,实现思政工作“无感化”

思想政治工作不必局限于“专门会议”“专题活动”,可融入职工日常工作生活的各个环节,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在班前会中加入“每日一句思政金句”,在企业食堂设置 “思政文化墙”,在电梯间播放“企业发展历程短片”,让职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熏陶;在评优评先中突出“思政导向”,将职工的思想表现与荣誉、奖励挂钩,引导职工自觉践行正能量。

五、结论

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依靠单一举措实现“走深走实”。唯有以强化理论武装为根基、以建强党员队伍为关键、以聚焦职工需求为核心、以创新工作方法为动力、以完善保障机制为支撑,多管齐下、协同发力,才能让思政工作真正走进职工心里、融入企业发展中。当前,国企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更需要通过高质量的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共识、化解矛盾、激发活力,为国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与精神支撑。

(作者单位:霍州煤电集团汾源煤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