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 合

不出临县 吃遍世界

——改革开放四十年饭碗里的变化

□ 陈绍岐

中华文明五千年,所有的历史纷争、朝代变迁无一不是和吃有关,吃中渗透着古老中华文化的精髓。我国作为一个拥有十几亿人的人口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政府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老百姓最能直观感受到的变化。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吃”,既是人们生活的最低标准,也是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

临县人更是把吃当作口头禅,无论电话聊天,还是相遇问候,第一句话就是:你吃了没有。以吃礼顺人情,很是耐人寻味。

改革开放四十年至今,我国政治、经济、农业、工业等各方面都有了飞速发展,但首先要解决的是人们的温饱问题。看老百姓日益丰盛的菜篮子、普通家庭的餐桌子和百姓手里的饭碗子,我国人民饮食文化的发展让我们惊喜。

为温饱发愁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我国兴起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经济政治运动,满天放卫星,盛行浮夸风,说一亩地粮食产几吨,果园一亩收获几万斤等等。紧接着出现了三年严重自然灾害,史称“三年经济困难时期”(1959——1961年)。当时中苏交恶,天灾人祸苦了老百姓。据统计临县1958——1976年近二十年间人均分配自产粮111公斤。从1953——1976年22年中,交售国家公粮1.3995亿公斤,吃国家供应粮2.5772亿公斤,购销相抵净吃国家供应粮1.1777亿公斤,年均490.5万公斤。那时候,粮食紧缺,人们都为温饱发愁,在那个粮食物资严重缺乏的年代,老百姓只有一个感觉,饿!苦菜在野菜里最受欢迎,成了当时的奢侈品。那时我还读小学,吃过食堂大锅饭,吃过榆叶、红薯叶窝头,吃过瓜花红面拌汤,吃过蒺藜面煎饼,糠菜半年粮,勒紧裤带上学堂。那时不管推开谁家的门,餐桌上的菜肴相似,对生活的渴望相似,他们的理想很简单,吃饱!

临县农村流传这样的话:“挽草根、吃树皮,把人饿成“潘仁美”(浮肿病)。

1964年,邓峰任临县代理书记。1965年夏秋临县大旱,180天无雨,粮食只收获三成。如不采取非常措施,有饿死人的危险,邓峰书记一面发动群众找代食品,组织群众以工代赈,一面组织全县40个采购到河南、四川等地购买薯干、萝卜丝等,及时调进2500余万公斤救灾粮和代食品。由于邓峰书记精心安排,临县没出现饿死人的问题。群众赞颂说:“邓峰是个好书记,红薯片片救了命。“的确,邓峰在临县严以律己,鞠躬尽瘁,是临县干群公认的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上世纪70年代,临县全县总收入(以1978年为例)2938万元,人均仅45元,粮食产量1265834万公斤,人均244公斤。那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一切生活用品以人按计划供应,粮票是当时解决温饱最重要的物品,视为人的命根子。

在那“吃粮靠供应,花钱靠救济”的年代,供应粮以玉米为主,老百姓早餐多是玉米面糊糊或高粱糁糁饭;午餐多为玉米面红薯面;晚餐则是玉米面窝头高粱米汤。老百姓营养不良是常见病。“够不够三百六,吃不吃金皇后(玉米)”,是当时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

吃出健康 追求精致

1978年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连年获得丰收。粮食的充裕带动了多种经营的发展,1990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295.1元,比1978年增长6.57倍,农村呈现一派“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喜人景象,农民的钱袋子慢慢鼓起来,人们的日子一天天富裕起来,饭桌上几乎顿顿有菜,天天见肉,再也不用为吃发愁了。人们偶尔也会心血来潮搞点粗粮食品和野菜忆苦思甜,讲述曾经关于吃的故事。

如今,人们对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吃饱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人们追求的不再是温饱,而是健康精致。注重食品的营养性、科学性、均衡性、多样性,绿色食品、黑色食品、益智食品成了居民追求的风尚。从勒紧裤带到凭票购买,从空空菜篮子到“天天过年”的饭桌子,从追求精细粮食到粗细搭配成为消费时尚,老百姓饭碗里的变化显示,绝大部分城市居民家庭开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生活水平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据统计,近年来,城镇居民食品支出年均增长9.1%,超过GDP增长三个百分点,主食的比重在逐年下降,副食的比重在日渐上升。现在对于城乡大多数居民来说,不再是吃饱的事,而且是怎样吃的好。现在谈到吃,人们的问候不再是吃了吗?而是说去哪里吃饭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吃着吃着,人们慢慢品出点道来,整天大鱼大肉,许多疾病就找上门来。心血管、脑肿瘤、血糖、血脂、血压三高病例持续攀升成为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于是人们开始寻找健康主题,追求低油脂、低热量,少荤多素、少盐多醋。对回归自然的“水果蔬菜”极为重视,有人还专门买了如何合理饮食的书作参考。蔬菜要吃无污染的,粮食要吃当年产的,鱼虾要吃活蹦乱跳的,粮油肉禽要吃非转基因的。人们在市场上挑剔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落在鲜货上,而不是价格上。什么食品有营养、什么食品能防衰老、什么食品能美发美容、什么食品搭配能保持身体酸碱度平衡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中国人吃的理念、健康观念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吃”,这个平常事儿,现在也变得优雅起来,变的有诗意起来,要吃出舌尖上的美味,吃出“城市变化”,吃出“时代背景”。人们不仅要求原料鲜,味道好,有特色,有文化和历史内涵,还要放在漂亮精美的器皿里,选择优雅的环境里,赏着秋菊吃大蟹,烧着木炭吃火锅,开着空调涮羊肉,唱着歌儿吃西餐,追求天人合一,情趣横生的境界。现在中国菜也难以满足人们的品位了。麦当劳、肯德基、法国大菜、意大利披萨、日本料理、韩国烧烤等纷纷进入中国、进入临县,人们不出临县也能吃遍世界。中华饮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碰撞中,博采众长,也得到完善和发展,“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理念则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和魅力所在。

春暖花开,万紫千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脱贫攻坚奔小康,就是让老百姓的饭碗里更加丰盛,更加美味,让老百姓吃的更加健康,更加优雅和有诗意。让我们迎着太阳,伴着春风,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情和豪迈,端起金杯,痛饮美酒,吃出中华美食的历史文化内涵,吃出美味、健康、幸福,吃出合作、分享、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