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文 化

发扬先辈优良传统 建设未来美好生活

□ 雒小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千千万万家庭培养传承好家风,才能支撑全社会的好风气。”我在编撰《呼家山雒氏宗谱》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呼家山雒氏家族的优良传统,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乃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征程中,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呼家山村位于离石区西部马头山北麓、坪头乡南端,沟壑纵横,梁峁交错,自然条件恶劣,饮水困难,资源匮乏,属于典型的纯农业村。全村现有在册人口560多人,居民由薛、雒、刘、李四姓组成,其中雒姓居民约占总人口的一半。

传说呼家山村由呼十万首居建村。村民世世代代口口相传,古代村上有一户呼姓财主,家财万贯、富甲一方,因其富到“提起什来什有十万”,而被人称为呼十万,村名为呼家山。

根据薛氏《创修祠堂碑记》记载,薛氏先祖于明末从临县王家庄村迁来呼家山村定居,至今约有400余年。雒氏《乾隆四十三年(1778)建新》家谱记载,雒氏始祖雒兴于明初携子雒公式、雒只从陕西逃荒来到离石,尔后翻越马头山来到坪头乡雒家庄村落地生根,开启了雒氏家族在吕梁繁衍发展的历史。清代乾隆初年,雒氏10世祖雒正福和11世祖雒成春、雒安春兄弟,从雒家庄村迁居呼家山村。大约到了清代中叶,刘、李两姓亦先后迁居呼家山。至此,奠定了呼家山村四姓共存的格局。雒氏迁居呼家山村迄今越近300年,已传至21代,总人口近500人。

纵观雒氏家族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有这样几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在与自然的抗争中表现出惊人的顽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据统计,到土改前,呼家山村人口不足130人的雒氏家族,硬是凭着一锹一镢,已经开垦了上千亩耕地,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劳动。与此同时,他们还建起了十多院砖木结构的传统院落。以当时的人力、物力看,修建这十多座算做“豪宅”的宅院,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相传有多位先辈因此积劳成疾或英年早逝。遥想若干年前,雒氏先祖在烈日下高举镢头,挥汗如雨拓土开荒和用一砖一瓦修建住房的情景,至今令人怦然动情,肃然起敬。

二是开拓奋进、勇闯天下的精神特质。13世祖雒依珍堪称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大约于19世纪五六十年代,雒依珍只身一人毅然踏上了风沙漫漫的走西口的路途,经过多年奋力打拼和辛苦经营终于取得成功,从此奠定了雒氏家族的基业,开创了家族发展的新局面。据说在此以前雒氏家族经济状况十分困窘,至此才迎来了转折的曙光,后世子孙也才有了接受教育的基础和条件,家族从此开始走向兴旺发达。正因为有了先辈的榜样,后世族人纷纷走出村庄去闯荡世界,如15世祖雒映斗、雒映星兄弟,7岁就被送入私塾读书,20多岁到大武镇开办了声名远扬的“济生堂”和“广济堂”药铺,成为誉满北川河两岸的名医;15世祖雒景阳自幼习文练武,中武秀才后独闯商贸重镇大武镇,开办了名震北川河谷的车马店——圪垛店。

三是推崇忠孝、乐善好施的人文情怀。根据村里庙碑记载,从道光至光绪年间,13世祖雒依珍和14世祖雒桂枝等不仅积极参与村里历次重修神庙的组织、管理事务,还是主要的功德主。逃荒出身的雒氏族人,对穷苦人也怀有天然的同情和与生俱来的悲悯。传说14世祖雒桂馥常年在外经商,每逢过年回家,总会沿途给孩子们散发一些零碎铜钱。映斗、映星兄弟和映星之子昱衡医术高超,医德高尚,常对贫苦患者减免医疗费用。16世祖雒居豳为人豪爽,仗义疏财,在大武镇一带享有极高的声望,传说其病故后从大武镇运灵回乡,沿途村庄民众纷纷致祭,争相抬运棺柩。

四是耕读传家、热忱教育的优良传统。14世祖雒桂馥不仅精通以义制利和薄利多销的经商之道,而且具有远大的眼光,他在经商成功后不是忙于置田买地,而是用于子弟的读书教育。他坚信读书能够改变人的命运。他的两个儿子映斗、映星不负父辈期望,七岁进入私塾刻苦读书,兄弟俩终于成为德艺双馨的名医。14世祖雒桂枝自己考取监生,儿子景阳考中武秀才,父子双双取得功名,给后人留下佳话。后世子孙深受浸染,多有不俗表现。建国初期,17世人雒昌本为了支持村里办学校,腾出自己的住房供村小学使用。18世人雒生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节衣缩食、咬紧牙关供养4个子女读书成才。恢复高考制度后,雒氏后人更是发奋读书,先后有100多人考入各级各类大中专院校,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人才。

五是廉洁奉公、淡泊名利的优良品质。得益于先辈精神的鼓舞和家族传统的滋养,坚守良知、具有责任担当成为雒氏后人的基本遵循。在上世纪70年代前后,17世人雒品三在坪头公社担任主要领导职务时,冒着巨大政治风险顶住了没收自留地的极左政策,保住了农民的保命田,群众至今念念不忘。18世人雒生达在担任生产队长时,不为下乡干部的威逼利诱所动,顶住浮夸歪风,坚持实产实报,至今成为美谈。此外,还有无论是长期担任村干部的雒品旺、雒昌本,还是长期在供销部门工作的雒居元、雒昌荣等,都能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将廉洁奉公引以为荣,留下良好的口碑和影响。

改革开放以后,雒氏族人积极转变观念,大力推行包产到户,实现了百年温饱梦想,然后一鼓作气建起了新房,实现了住房梦。同时会同全村村民几度修筑公路,彻底解决了出行难问题;在政府的支持下户户打了旱井,终于告别了吃水难。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孩子们都被送入条件更好的城镇学校上学。如今,在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中,村庄生态不断得到修复,人居环境不断得到改善,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得到增强……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秉承优良传统的雒氏族人,必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续写出更加绚丽多彩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