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文 化

杏花时节来前周

□ 梁大智

前周杏花

前周村落局部

前周古杏树

文水县前周村2016年10月被确定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2016年11月被确定为“第四批国家级传统村落”。今年杏花盛开季节,我曾两次去这里采风。

传统古村落 坐落“牛鼻”上

杏花盛开的季节,我和几位摄影朋友驱车来到文水前周古村落。村前有个空地,成了前周村的天然停车场。

前周村是国家级的传统村落,坐落在一座名为卧牛山的牛鼻子上,坐西朝东,左侧是涧河大道和绵延的山岭,右侧就是卧牛山。

站在停车场向山上望去,整个卧牛山从村庄向右延伸,其形状酷似一头蓄势待发的卧牛,顺势而卧,西边向北弯曲如牛头,东边山势向下似牛尾,中间宽厚隆起部分是牛背,腹部四座小山像四蹄弯在一起,形神兼备,奇特壮观。卧牛山不仅山势奇特,而且树种别致,整座卧牛山从头到尾只生长针科类树种,四季青绿,茂密葱茏,恰似牛毛。其中牛头皆为侧柏树,树身扭曲盘旋,遒劲有力,好似卧牛百折不挠,翘首奋进;牛背均是黑皮松,皮厚笃实,象征卧牛承载负重,奋力前行;其余大部分为白皮松,苍翠茂密,绿海茫茫。

全村房屋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点缀着一株株盛开的杏花。村前一条弯曲的石径盘牛鼻而上,直至村内,此道故称牛鼻尖道。村内有两处石洞门,好像两个牛鼻孔。

沿牛鼻石板小路上坡,向村里走去。路边一个残壁断垣的院子里,有一座大碾,旁边散落着碾滚子。一座砖门楼,几堵砖瓦高墙耸立着,仿佛告诉我们历史的沧桑和古村的厚重。

小路拐弯坡上,是一座两层建筑,一层是五间石砌窑洞,二层是砖墙瓦房。虽然没有人居住了,但整体结构完善,甚至门窗都完好。往前又是一座更加精致的二层小楼,底层是三间窑洞,看上去那石材大小均匀,垒码整齐。二层是砖瓦结构的建筑,后墙上还留着两个小窗。奇特是这座小楼后路边有座漂亮的照壁。照壁修在石头砌成的台子上,并加了两根柱子,建成了一个照壁亭。从照壁亭走进小楼前,原来二楼是一个小巧玲珑的古戏台,戏台顶上片瓦与桶瓦相扣,整齐的跌水下一根粗壮的梁和两根顶柱撑起了整个戏台。

有趣的是戏台前广场的右侧,一个有着哥特建筑风格的门楼,门两边是四段式高高的柱子,柱子有棱装饰,顶端呈球形,门上端是一块长方形,好像是挂匾额的地方,而在上面还有一块呈三角形装饰建筑。一株高高的杏树开满了洁白的花,从楼门旁探出来,欢迎我们的到来。进门后才知道这个院子是周家祠堂,墙上还镶着一块完整的碑,上面镌刻着《新建祠堂碑记》,碑上竟然有116名周氏姓名。落款的时间为大清嘉庆岁次丙寅年,应该是1806年,距今已有214年了。我们不难理解这个村子曾经的繁华,这里的一座座民居窑洞、四合院、阁楼,还有多处遗留的石磨、石碾,给我们讲述着前周的固有的兴衰。

幽径通灯山 杏花漫山艳

据资料显示,前周原来还有文昌阁、龙王庙和山神庙,而此时能够找到的遗迹是灯山寺。灯山寺是现在人们的习惯叫法,其实在原来县志中称其为灯山会。

站在村里向对面山上望去,灯山会就在半山腰处。我们边向上攀登边听村里的导游讲着这里的传奇。灯山会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历史悠久,地势险要,传奇色彩浓厚。根据碑文记载,这里“夜不操烛,而红光遍地。”人们都感到惊讶与奇怪,所以此山就叫灯山。有位道士文元真,路经此地,见山灵地秀,翠柏环抱,祥云缭绕,惊曰:“此乃神所栖地也。”于是此地开工建庙。庙内建有玉帝宫、王母殿、朝阳洞,洞内塑有四大天王、二郎神、十一祖母、古佛等,和传说中的天宫凌霄殿相吻合。此外还有观音堂,关公阁等,佛儒道三教合一。庙院内曾有牡丹花,清朝光绪九年《文水县志》记载“周家山牡丹在县西北周家山一名灯山庙内,紫牡丹一株,高与檐齐,花时最盛。”灯山会便成了当时文水县的名胜之一。导游说,过去,每当农历三月三日,灯山会就有庙会,十里八村的乡亲都来灯山会赶庙会。

这是一条原始森林中的小路,时而在树叶上行,时而在岩石上走。不时有小鸟在林中穿梭,有时就在你前面几步远的地方跳来跳去。做个深呼吸吧,要不辜负了这么美好的“天然氧吧”。回头看看绿色环抱的前周古村,早已掩隐在一片红的山桃花和白的杏花之中。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灯山会遗址处。站在山门前,两块碑的沧桑让我感受到灯山会的变迁。俯身看去,一碑上“文阳碑记·新建朝阳洞记”,时值天启元年;另一碑上“灯山会王母殿碑记”,时值顺治十年。

穿过庙门,山体出现一个丈余宽几丈深的石穴,真可谓别有洞天,难道这就是朝阳洞吗?从庙后出来,散落一些寺庙残碑断壁,仿佛还留着往日的残香。

灯山会出来,沿山路继续向上攀登。在这里,可以看到卧牛山的全貌,那满山苍翠欲滴的绿荫,那雄姿英发的气势,真是“卧牛蓄势待奔腾,叠翠春晖翘首应。村落鼻尖山聚宝,沟探蹄踵水通凌。神如霄汉虚空月,形似云天佛慧灯。俯瞰灵川聪颖处,晋阳文谷见游朋。”

前行不远便走出森林,一条平坦的柏油旅游路已通向山顶。这时,我一下子陶醉了:满山的杏花!那一片连一片,像是遍野的雪花,仿佛走进了美丽的仙宫。那杏花有的舒展着花蕊,有的静候着花苞,偶尔间或有几株红色的山桃花。路边有一株高高的古杏树上,一只酒红朱雀一会鸣叫着在树枝上欢跳着,一会儿嘴里衔着杏花,开心地嬉戏着,或者正等待着另一只酒红朱雀的到来,显得神韵十足,诗意盎然。我迅速用长焦连拍,记录了这个美好瞬间。山下弯弯曲曲的山路一直通向山外,路旁依然是连片的杏花。

沿路步行到山顶,回望那颗高大的古杏树,依然高耸挺拔,漫山遍野的杏花在斜阳的照耀下闪着银光,让灯山更加放亮,更加神奇……

我想,灯山那“夜不操烛,而红光遍地”的传说,会不会与杏花有关?

清风邀约到前周,

世外桃源秀色幽。

北岭杏花香雪映,

南山松柏翠虚收。

烟村瓦舍藏天韵,

灯会砖碑望卧牛。

轻踏芳林融梵境,

画廊十里醉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