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文艺

生机勃勃的车家坡村

□ 卫彦琴

2022年07月27日 11:27:44 编辑:

今年第一次走进石楼县车家坡村,整洁的村容村貌就让人眼前一亮:梯田棱上的红色标语,醒目整齐;地里的庄稼长势喜人,山上的林木郁郁葱葱;农家人院落的外围墙上绘制着温馨精致的春耕、秋收图;一座座拱形卧河小桥成为草坪间的美丽点缀。最动人的还是飘在村子上空的浓浓烟火气,让这显得格外生机勃勃,这一切的美好都离不开村支书张国雄这个带头人。

党建引领

2014年12月张国雄开始担任石楼县灵泉镇车家坡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之后,在他的带领下,村委班子就开始踏踏实实为村民探索致富之路。张国雄对车家坡村的发展前景是充满信心的。他坚信好的发展,离不开党建工作的引领,扎实做好党建工作离不开领导班子齐心协力的努力,只要能让全村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富裕。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村级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向心力持续增强,全村上下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形成了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为乡村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要凝聚全村人的力量,首先要抓好党建工作。 他提倡并实施党建创新工作,秉持“小问题不出党小组,大问题不出党支部”的原则,村里问题通过村里集体研讨解决,形成村党支部领导下的党小组负责制工作模式,围绕有机产业夯实发展基石,打造有机产业品牌。根据镇党委总体部署的乡村振兴总规划,村支部研究确定了“我为群众办实事”暨“5+1+X”实践活动。“5”,即是重点加强五项民生工作:“1”是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2”是可见山体绿化工作;“3”是全民体检工作;“4”是村路维护工作;“5”是参观红色老区工作。“1”即是对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看护工作。“X”即是除“5+1”以外的其他工作,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核桃林提质增效工作,平安示范村建设工作等。

在农村的道路维护、电站管护、河道清理、治安协调、道路保洁、垃圾清运,安全巡视、护林防火、日间照料、政策宣传、公园草坪修剪维护等工作方面,设置了公益性岗位,实行定期检查考核,每人每月定责定岗,使得环境卫生、治安、政策的及时宣传等各项工作得到全面改进。同时,还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激励管理措施,成立车家坡环境卫生督察小队,不定期对每家每户及村内卫生进行检查评比,通过爱心积分奖励,在年底对村内卫生先进户进行评模评优,使全村老百姓形成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每户房前屋后整洁卫生,室内室外窗明几净。把车家坡村打造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品牌村”。

修路筑桥

“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这是车家坡村多少年来村貌的真实写照。车家坡村里土路坑坑洼洼,河道纵横,一到雨季,洪水就把道路冲得难以通行。恶劣的环境,成为车家坡人出入通行头疼的问题,村民们生产生活苦不堪言,村子发展也受到极大制约。

张国雄为了硬化村街巷,改善村环境,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不知有多少个日日夜往返于山村与县城,风吹日晒,风餐露宿,筹资金。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他的多方争取,终于获得50万元资金支持,用于村内道路改造建设。

说干就干,通过召开村民会议制定修路规划,发动村民两人一组义务监督施工过程,完成进村4公里长3.5米宽道路,硬化完成多处产业路。施工中,村民们都为张国雄的诚心和行动所感动,家家户户齐心协力,没有一个叫苦叫累的,没有一个要报酬、讲条件的。因此,工程进展顺利,很快一条平坦宽阔的水泥硬化路就出现在村里,车家坡村的村民看着这崭新的道路,心里也觉得格外平坦、舒服,他们对车家坡村的明天更充满了信心。

村里的街道修好了,接下来支部村委针对河道纵横,群众过桥难的问题,又研究决定了下一步工作重点,即积极争取资金,修筑过河桥、堤坝等。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村基建工程,张在他的记事本里,不知记录下多少风风雨雨,多少艰难险阻,多少苦辣酸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五年努力,投入约70万元,修建13座过水桥,覆盖全村主要耕地,基本解决了雨季村民耕种、出行难的问题,修建堤坝4个,对村内沿路墙面、河堤进行了修缮,改善了农业水利设施,为农业生产增收奠定了基础。

为了建设新农村,为村民营造和谐、美丽的幸福家园,张国雄又利用自家的地,新建了7间村委办公室,建设了300余平方米的村民文化活动广场,为群众休闲娱乐,开展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经过一系列的改造,村内基础设施大大完善,村民生活更加方便。在村内改造清水河300余米,积极开展“美化、亮化、绿化”工程,在村民活动场所建设拱形桥,配套停车场,栽植树木、花木2千余株,完成全村主干道路路灯覆盖。全面提升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水平,完成农村厕所、垃圾池的改造工作,推进垃圾整治并建立回收系统,新建垃圾池15个,安排专人清垃圾,主干道竹篱笆安装3000米,道路、河道绿化3公里,种植树苗2000苗;农村公共厕所改造98个,把车家坡村彻底打造成“石楼人居环境示范村”。

今年,张国雄和他的支部成员们,又抓住高标准农田改造示范点的机遇,对全村6000亩梯田进行改造建设,并做好产业路的硬化提升,为村民们增产增收开辟新路,进一步加快乡村振兴战略步伐。

产业兴村

这天,夜深人静,而张国雄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知道,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寻求村民致富门路,是摆在车家坡村支部村委的头等大事。村貌改变了,农基改善了,这只是改变村落后的第一步,关键的还是要解决村民富裕的问题。

次日,他和村第一书记商讨,结合村实际,寻求农业种植突破口。车家坡耕地面积10611亩,地处黄金纬度37度,年均气温为9.2℃,年降雨量550毫米,无霜期180至190天,方圆五十公里无污染性企业,土地指标达到国家一、二级土地安全标准,具备发展有机种植的良好条件。针对此地理、气候、土壤等客观条件,2016年成立了石楼县丰驿种植专业合作社,吸收农户58户,其中贫困户20户57入社,承建了“石楼县有机谷子种植示范基地”。

因为有机种植成本高,产量低 ,村民们对此并不理解,忧虑忡忡。为了做通农户的思想工作,张国雄挨家逐户向村民宣传党的政策,并采用“支部+合作社”的模式,让村民看到实惠和前景,进一步鼓励村民积极参加合作社,发展农村经济。在种植过程中,张国雄也千方百计为村民着想,争取项目补贴,让基地的谷子在市价的基础上,额外增加0.40元/斤,大大提高了村民种植热潮。

有机作物的种植过程要有严格的要求才能达到标准,张国雄又带领村民,全部采用人工化播种、间苗、除草、收割。全过程“0”污染化生产,确保达到国家有机品质食品安全要求。借助有机种植产业发展,先后争取扶贫资金,建成标准化农副产品加工厂一座,购置了现代化小米生产、加工、包装等设备,并取得SC生产许可证,有机基地加工厂可年生产有机小米20万斤,大大提高了有机谷子的附加值,与团中央及中国青年出版社直接对接,通过消费扶贫方式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农副产品加工厂有稳定收入,全村农户纯收入由原先的人均不到3000元/年,到现在突破人均13741元/年,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由于有机种植成本高,市场售价也要高出普通作物两倍,销路就成了问题。张国雄又协同村第一书记四处考察,为村农业生产寻找销售出路。后来,他听说汾阳县有无公害米业加工企业,便风尘仆仆来到汾阳,经过双方了解、洽谈,与汾阳皇米业达成了购销合同,为村民打开了销售市场,圆满解决了农户销路的难题。

经过三年的努力,最终建成2800亩的有机种植基地,并且于2019年11月获得了国家有机认证证书,使车家坡村农业发展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筑梦辉煌

“丹心化作春江水,一花引来百花香” 。

车家坡村在张国雄的带领下,通过有机谷子的种植与研发,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收入,鼓舞了村民发展壮大村经济的信心。张国雄抓住时机,再展宏图。组织村民又规划、建设完成272亩有机蔬菜种植基地,涉及农户76户,基地对土地进行了集中整理整治,配套喷灌设施,统一规划、高效种植,西红柿亩产可达到3-5千斤,亩均纯收入3000元以上;辣椒亩产3-4千斤,亩均纯收入2000元以上;较传统的玉米种植收入翻了2-3翻,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为了进一步延长农副产品产业链,投资50万元新建西红柿酱加工厂一座,把农户直接销售剩下的西红柿加工成西红柿酱包装销售,解决了有机蔬菜种植农户的销售难题。注册打造“车家坡”品牌,将有机基地的全部产品打上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商标,通过电商平台、网红经济等模式,成功将有机品牌在全国各地打响。

通过一系列产业发展,合作社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带来53万元收益,另外通过光伏收益33万元,造林合作社分红17万,农副产品加工厂3万,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正在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以“生态、文明、小康”为主题,蹚出一条适合村情的发展路子。

车家坡村,一个深藏在吕梁山里的小村子,借党富民政策的东风,舒展有机谷子的金色羽翼,腾飞在乡村振兴筑梦辉煌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