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文艺

◇好地方

爱上一座城

2022年09月18日 09:23:12 编辑:

□ 李娟娟

这座城,千百年来,黄河文化在这里激荡,沉淀出山魂水韵。这是一个要历史有历史,要文化有文化,要产业有产业,要底有底气,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城市。这就是交城。

30多年前,我还在大山深处,有一年父母带着我来到城里。平原辽阔,红瓦绿树。记得那时,心里就曾经感慨,要是能来城里生活该是多么幸福啊!后来,我果真来城里生活了,直到今天。

在这片厚重的土地上,一草一木、一石一瓦都极为珍贵,因为它们见证了几千年的文化沉积,因为它们诉说着中华民族的浩瀚与沧桑。今天,这部历史书徐徐向我们展开,爱上交城,其实就是爱上历史。交城是一座厚重的历史文化名城,汉代,于今古交镇城底建交城,因建于汾孔二河相交之处得名。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置县,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这方土地孕育并汇集了旧石器文化、彩陶文化、灰陶文化、道教文化、2000年的冶炼文化、佛教文化、玻璃艺术文化、红枣文化和玉雕、琉璃咯嘣、堆锦、毛皮画等民间民俗文化交相辉映,显示着一种史诗般的文化积淀与独特的地域魅力。

如今,漫步交城,仿佛置身一个历史的维度,接受一场文化洗礼。数千年的历史演进和文化积淀,在交城这方圣土之上产生了诸多名门望族,涌现出如常大忠、解一经、李之奇等许多循吏能臣。他们忠厚孝道,两袖清风,心怀黎民,在这片传承千年的土地上写满了故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狐突以“教忠不二,杀身成仁”的大节不夺之气而名垂青史。春秋战国时期,封国(狄国)在交城山域的晋国大夫狐突,名突,字伯行。狐突的两个女儿大戎狐姬、小戎子一同嫁给晋献公,大戎狐姬生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小戎子生夷吾,即后来的晋惠公。后来晋献公在讨伐骊戎时,又从骊戎娶了骊姬姐妹,骊姬得到宠幸,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将来能够继承国君地位,排斥三公子。重耳和夷吾为躲避骊姬之祸,出奔他国,狐突之子狐毛、狐偃,尊父命护佑重耳(前697—前628)流亡列国,历经十九年的颠沛流离、忍辱曲折。晋惠公死后,其子晋怀公忌惮在外的重耳,命令追随重耳的人都如期回晋国,否则诛杀其全家。狐突以“子之能仕,父教子忠”拒绝召回两个儿子,最终因秉持“教子不贰”之大义而慷慨赴死。公元前636年春,重耳复国,是为晋文公。身拜将军的狐毛、狐偃出生入死,取得城濮之战大捷,成就了文公复兴、春秋霸业,树立了“忠义”之精神,缔造了交城文化“义薄云天”的特质内涵。

“南有九寨沟,北有庞泉沟。”庞泉沟依山秀水、风景秀丽,蜿蜒曲折中透出她绰约典雅的迷人风姿,这颗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有着无比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奋斗者的脚步总是匆匆,依托这样的资源优势,智慧的交城人初步探索出一条通过开展生态旅游发展之路。全力打造户外休闲运动小镇、庞泉沟亚高原训练基地等体育旅游综合体,大力开发了徒步穿越、山地自行车、越野汽摩、峡谷漂流、马术骑行、露营基地等体育旅游项目,漂流、户外运动、拓展训练等已然成型。

漫步在柏叶口水库附近,青山环绕,碧波荡漾,不知名的鸟叫声此起彼伏忽远忽近。水色遥看近却无,此刻,我的脑海涌出诗人海子那句最打动人心的诗句一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此时此刻,这诗句是眼前的景,又何尝不是心中的情!

告别烟波浩渺,水光潋滟的美景,驱车直达玄中寺,初秋的玄中寺游人不多,秋风有些凉。穿过逶迤的上山的路,坐在石阶上,静静地倾听梵音袅袅,就像在倾听大自然的诉说。不一会儿,日落西山,夕阳映照下的城市是如此的辽阔,虽然闹市声在耳边经久不衰,但此刻,城市在我的眼中却又如此的安静。又过了一会儿,晚霞犹在,弯弯的月亮已经高挂在天空,月亮的西边,还看到了一颗闪亮的星辰。此刻,华灯初上,万家灯火齐放。多么美丽,多么祥和,多么温馨,多么幸福的啊!

城市与人一样,永远处在成长的过程中。最终的城市命运,还得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这是时代落在每位市民身上真正的使命。

新的一季来了!今天,“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又是一个艳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