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文艺

黄河大唢呐 声声入云霄

——记电影《黄河传人》主人公原型刘晓弘

2022年11月02日 19:07:10 编辑:

□ 卫彦琴

入古出新 匠心传承

民间文艺以热烈、纯朴、浑厚的特征显示着自身的魅力,用最通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展现着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展现了从古到今一代又一代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生活信念。刘晓弘深知,要让临县大唢呐技艺发扬光大,关键是要挖掘临县大唢呐深厚的文化内涵,首要任务是收集整理那些散落在民间的原汁原味的曲牌曲谱。这些曲牌都在老一辈艺人肚子里,在他们吹奏的乐曲里,曲谱还需要根据老人们的演奏录音来整理。所以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具体操作起来却繁杂而艰难,需要一个详细的计划,为此, 他先制定出了《临县吹打乐的整理计划》。

1984年至1986年期间,刘晓弘开始了走村入户搜集古曲牌的艰辛历程。由于临县大唢呐的主要活动区域是临县、方山、柳林、离石等山区县市,他只能经常背着大唢呐、录音机,夹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没日没夜地奔波于大山里。脚踏自行车在山间走不快,遇到下雨下雪,许多过不去的沟坎,都需要人扛着自行车走,一天也就能走几十里路。经常风餐露宿,淋大雨、冒大雪。

提起风餐露宿,刘晓弘不无感慨地回忆说:“记得1986年春节刚过,地上积雪很厚,有的地方还结了冰。那天我徒步去方山县峪口镇,打算采访著名的唢呐艺人成月堂,走到半路上,不慎掉入齐腰深的河中,当时裤子都冻僵了,腿也伸不开,把给人家提的罐头也摔烂,挂面也全湿了,当时真是狼狈啊!”今天听来,往事中的说笑,饱含了多少艰辛。“我都不记得是怎么走的,只记得后来遇到有户人家,在人家的土焦炉上把衣服上的冰渣子烤化,又继续走,到达目的地时已是晚上,农家人屋里已经点起灯了。”老艺人被他的吃苦精神深深打动,让他留宿在家,第二天亲传《夹调化道则》曲牌的吹奏法。

比起自然条件的艰难,采访老艺人遇到的更大问题是如何打破观念的保守。当时多数老艺人受“艺不传外”的传统观念影响极深,好不容易找到门上,有时候也会吃闭门羹。为了表达敬意,去拜访时刘晓弘还要自掏腰包,买上罐头、挂面等“见面礼”,见了面还要“以艺换艺”,自己先吹奏一段,得到对方认可,方能开始交流录音。当时许多艺人只有实践没有理论的积淀,要想整理曲谱,只能让艺人现场吹奏用录音机录制下来,回来后根据录音自己再慢慢斟酌、多方考证,最后写出曲谱。

经过刘晓弘近两年的辛苦收集整理,共搜集到古曲牌百余首,并根据自己所学的乐理知识去粗取精,于1988年编成铅印本《临县吹打乐》一书。著名音乐家刘建昌、任得泽爱不释手,音乐学博士景蔚岗大加赞许。 收集整理曲谱的过程,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批判继承过程,又是一个博采众长入古出新的学习过程。这一期间,刘晓弘对临县大唢呐艺术,不仅在如何充分发挥其特点和功能等方面有了深刻认识,提高了自己的理论修养,在演奏实践方面的技艺也取得突飞猛进的成效。他吹奏的《反鼓则》《柳青娘》《出对则》等曲牌,心、气、意、境融为一体,音色别具一格,自创的“指滚音”“气冲音”“腹振音”“反吐”等技法,受到了同行专家们的高度评价,大大扩展了临县大唢呐艺术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1988年,刘晓弘组织20余名吹打艺人,参加了吕梁首届群众艺术展演大赛,荣获音乐设计、现场演奏两个一等奖。1989年,他借调山西省音乐舞蹈研究所参编《中国民族器乐曲集·山西卷》,其中收录他亲自整理的9首临县大唢呐曲谱。在工作之余,他没有放过任何一次学习机会,又在1989年的山西省第二届民间艺术节企业文艺大奖赛中,获得了“演奏二等奖”。1990年,被吕梁行署文化局评为“先进工作者”。

2003年吕梁撤地设市,刘晓弘当选市人大代表。作为人大代表,刘晓弘意识到自己肩负传承大唢呐文化的责任、担当和使命,以及从这项古老的传统技艺中找到文化自觉和自信。他首先启动的是临县大唢呐申遗,从县级到市级、到省级,再到国家级,每一份资料都是亲力亲为,从写文本,搞调查到做资料整理,事无巨细一手完成。在他的不懈努力下,2006年临县大唢呐成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4年成为唢呐艺术类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并在国家级非遗申报成功后,他又把所有资料全盘归纳提炼,形成了专著《临县大唢呐》,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刘晓弘始终传承保护大唢呐艺术。不仅在实践演奏技巧方面精益求精,还根据需要不断增添新的时代内容。考虑到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呈现日益多样化趋势,在保留传统经典曲牌的同时,增加了一些流行元素,推出了许多优秀的主旋律作品,他新编的《过街牌》成为晋西秧歌演出中的经典曲目,大型合奏曲《抽船汉子》广为传用,编创《思怀》《坐吹五连套》,把大唢呐技艺带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舞台表演形式上,把传统曲牌中的精华部分抽取出来,用“串烧”的形式重新组合,使同一个节目可以展示更加丰富的内容;在演奏规模上,增加了大唢呐数量,并使其与多种高低音民族管乐、打击乐配合演奏,加大了舞台演奏阵容,从几人到几十人。适应了时代需求,增强了乐曲表现力,大大提升了舞台效果。

锲而不舍 倾心付出

一个人所做的工作是其人生态度的承载,一生的职业是其志向、理想所在。 四五十年的从艺生涯,刘晓弘亲眼目睹了临县大唢呐行业的变化,有过登上舞台众星捧月的荣耀,也有过行业萧条人才凋零的失落,但他一如既往地坚持了下来,并在不断坚持中坚定了信念,把大唢呐艺术的传承发展当做了人生使命。

从1995年以来,在强烈的市场冲击下,临县大唢呐曾一度陷入极为尴尬的境地。由于大唢呐的音色和韵味水准高,要学好不仅需要吃苦耐劳,更需要有一定的悟性,所以从业人员逐渐减少,甚至出现青黄不接。许多坚持下来的艺人也放弃了传统优势,追求速成,走简单化、庸俗化的路子,致使传统的大唢呐几乎清一色化身小唢呐,特色配套的号筒、疙瘩锣也一并退出了舞台。唢呐声里洋溢的黄河黄土韵味淡了,老曲牌十有八九也失传了。刘晓弘意识到如果不及时进行抢救性保护,传承几百年的特色艺术即将消失,这将是文艺发展中的一大损失。

同时,他也深切感受到,仅凭一己之力吹破嗓子磨破嘴皮也回天无力,只有创办培训基地,建立大唢呐的独立阵地,通过培养更多的大唢呐艺人才能留住艺术根脉。当时他的乡镇企业正办的红火,希望由自己出资,别人承办来实现大唢呐的传承梦。然而遍访周围的唢呐艺人,不是因为没有文化无力去做,就是因为忙于生计抽不开身,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无奈之下,刘晓弘只有放弃企业经营,自己投入全部精力专门策划大唢呐的传承发展。

在刘晓弘的多方努力下,2010年临县大唢呐培训活动中心落地临县三交镇。他垫付资金租赁场地,置办专业乐器和相关设备,聘请行业内的知名艺人主讲,印制自行编研的专业教材,并购置专业相关的教材,一切就绪以后,就开始招收学员。考虑到行业艺人凋零的现状,刘晓弘决定在有一定基础的从业人员中招生,这样对于扭转行业现状见效快。然而,招生广告帖出去多时,却很难招到学生。大唢呐行当本来就生存不易,靠手艺养家糊口经常捉襟见肘,如果让这些艺人来参加培训,就没有时间挣钱,生活来源都成了问题。加之,大唢呐的传统曲目难度大,不仅需要学习时间长,更需要较高的悟性,才能把黄土文化的韵味表现出来,所以大部分艺人虽然想参加,但是很难克服现实的窘境,招生极为困难。最后,刘晓弘只能制定出三条优越的招生条件:一是免费招生;二是补贴传艺,每人每天补助100元生活费,无后顾之忧;三是不分地域,不设门槛,只要乐意学习一律欢迎。这样才逐渐有了生源,第一期最后招收了四十个学员。靠发放生活补贴招生,一直持续了三期。随着培训活动的深入开展,参训毕业的优秀学员走入社会,不仅自己可以通过师带徒的方式,扩大大唢呐的从业队伍,而且许多人都组建起自己的鼓坊,在婚丧嫁娶中,通过发挥大唢呐礼乐的社会协和功能,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随着整个行业声誉和收入水平逐渐提高,主动来参加培训的学员越来越多。自2014年起,培训中心在以培养大唢呐传承人为主的同时,兼收大唢呐初学者,学员不收学费、免除食宿费用,但也不再发放生活补贴,慢慢进入良性循环。为了提高唢呐人的综合素养,培训中心增加了国学、礼仪、乐谱等课程,请国家和省级的专家讲优秀传统文化,培养艺人们的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在刘晓弘的组织引领下,临县大唢呐培训活动中心还把寻访记录、山野搜集大唢呐老曲古调作为一项采风活动内容,翻山越岭走村入户拜访老艺人,录制并记录老曲古调百余首。这一活动,既响应了国家号召的民族文化纪录工程,又培养了大唢呐从艺者的寻根情怀。在临县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大唢呐培训活动中心走村入户搜集乐谱、鼓谱8本,采录老艺人演奏音像680分钟,征集传统大唢呐乐器230件,编写教材3册、教学视频1部、曲牌300余首。

临县大唢呐培训活动中心成立十年来,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领导下,通过招生、传习、展演,扭转了传统大唢呐每况愈下的窘境,使传统的民俗器乐重新焕发出迷人的光彩,到目前为止,总耗资500余万元,共培训800余人次,出版大唢呐书籍1部,大唢呐秧歌音频1部,培养国家级传承人1名,省级传承人2名,市级传承人3名,县级传承人8名。培养民间大唢呐从业者320人,人均从艺收入每年6万元以上。

发扬光大 硕果累累

长期以来,临县黄河大唢呐是没登过大雅之堂的纯民间器乐。

有一次去北京,在大剧院看了一场京剧,让刘晓弘茅塞顿开。想到京剧源于民间因进入宫廷而身价百倍,成为国粹,他意识到“不登高台则声名不远”,要大力弘扬临县大唢呐艺术,就要借助高端平台。他依托自身高超的演奏技艺,兼有临县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工作的身份,努力把大唢呐带上市、省级,甚至国家级的大舞台。

在临县大唢呐培训活动中心成立的同时,他组建了临县黄河大唢呐艺术团,以大唢呐培训活动中心为基础,专门生产高质量、高品位适应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作品。2012年以来,培养出的一批批学员,多次参加各级各类展演比赛,累计400余场次。2013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民族器乐民间乐种展演在山东举行,全国50多家单位参加,从初赛、复赛到决赛竞争激烈,刘晓弘领衔的演出阵容以大唢呐乐器独特、黄土地风格鲜明、音乐雄浑苍凉厚重而引人注目,赢得了专家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获得演奏二等奖,为吕梁、为山西夺得了文化部举办的民族器乐民间乐种比赛的第一个奖项。

同年,应邀赴台湾参加“竹堑国乐节”交流演出,开幕式演出中引起轰动,随即在世博台湾馆进行了《狂吹猛打》专场演出,并与台湾新竹国乐团同台演出《竹风晋韵》专场,《迎春》《闹春歌》《黄河源头》《金蛇狂舞》等节目个个精彩,多次追加表演,累计演出22个节目才得以谢幕。2018年,荣获首届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最佳节目奖”。2019年,荣获山西省第十八届“群星奖”。2020年,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黄河大唢呐 “山西省文化品牌”称号。 2015年以来,国庆期间连年在碛口古镇举办公益展演,累计演出近百场,观众达数万人次。

刘晓弘认为,临县大唢呐艺术要发扬光大,必须涵其赖以生存发展的民间生态,从一家赢到多家赢,才能确立起坚定的民间艺术自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和领导下,刘晓弘致力于临县的文化产业发展,临县大唢呐也从被动式微的生存状态中走出来,形成了蓬勃发展之势。在巩固临县主阵地的同时,辐射带动了周边的多个县区,业务范围扩展到陕西、内蒙古,由他培养的学员,成立乐队的有数十家,从业人员达近千人。临县大唢呐的发展壮大,不仅使从业人员的收入相对稳定,扎根行业发展的劲头大增,同时也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本地大唢呐生产者,也从停业歇业中缓过劲来,从事专职生产的十余户中,有的年收入可达四五十万元,小户加工者收入也在五万元以上。与大唢呐配套的“号筒”“疙瘩锣”也恢复了生产,随着临县大唢呐影响范围的扩展,大唢呐销售范围随之扩大,不仅供应当地从业者,外地销售量也明显增加。

对于今后的发展,刘晓弘充满信心:“十年的培训传承任务告一段落,弟子们桃李争妍,过着相对安稳的小日子,我心里高兴。现在开始进入研究提升阶段了(准备材料),首先是计划将行业实践五年以上的学员进行理论基础培训(曲牌的理解与应用,行业历史、经典故事)和技艺提升。其次是筹备组织人员编写《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读本》,进校园传播、展示,只有这样,这门技术才能持久。”

术到极致,几近于道。像刘晓弘一样的非遗传承人把对自然的敬畏、对作品的虔诚、对受用者的将心比心,连同自己的人生体悟,倾注于一种技艺,铸就了一种永不过时的职业精神。他与大唢呐同行的人生故事,不仅震撼了同行,更感动了社会。2018年,以他为原型编创的电影《黄河传人》搬上荧幕,且获得大奖,成就了非遗传承保护路上的传奇佳话。刘晓弘与唢呐的终身情缘,正如电影的主题曲《生生死死不分离》里唱的:

吹唢呐来亲着你

抱唢呐来搂着你

口对口来吻着你

心贴心来连着你

醒着时为你牵肠

睡着了为你挂肚

用尽一生呵护你

弥留之际心疼你

唢呐就是我的命

代代传承功才硬

今生今世在一起

生生死死不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