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
□ 李勇斌
今年4月23日,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我简单谈谈对读书的认识,与大家共享。
首先是读书与学习的关系
读书即阅读书籍。学习即通过阅读、听讲、研究、实践等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学习的方式千千万,读书可能是学习方法中性价比最高的一种吧。因为,读书可以增长见识,开拓视野,有助于学习水平的提升;读书可以强健我们的心灵,给我们带来快乐、感动和启发;读书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涵养、教养和修养,在与人相处中表现出礼貌、尊重、谦虚和同情等美德;读书也可以让我们获得力量和勇气,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气馁,在追求理想和目标时不放弃。当然,读书多不一定就会学习好,但若常读书,一定会有所裨益。
其次是读书与写作的关系
初中时候我的语文水平一般,写作也不好还被老师批评过,记得中考语文120的满分才考了71分,离及格还差一分,高考语文150的满分也才考了95分,刚及格,可以说,就业之前我是不怎么喜欢读书和写作的,一是自己文采差,二是语文功底浅。
就业后,由于工作的原因常常与文字打交道,所以写作的次数也就多了起来,为了写好新闻报道,时常找新闻方面的书籍报刊去读,先后看过咱汾阳人李志祥、雷国裕、鲁文、尔学礼等人的作品,刚开始是模仿,后来开始构思,一点一滴积累经验,新闻作品也慢慢见诸报刊,截至目前已在《中国文化报》、《山西日报》、《吕梁日报》、《汾州乡情》等刊物上发表400余篇新闻报道及其他文章,其中有些文章还荣获了吕梁市委宣传部、黄河新闻网、吕梁日报社以及渭南师范学院等单位征文比赛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等荣誉。可以说这些荣誉的取得都与读书有很大的关系。
我在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将时时牢记,真正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从不喜欢读书和写作,到爱上读书和写作,这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多读书有利于促进写作,写的多了又需要多读书来提升自己的知识层次和水平。
第三是读书与兴趣的关系
2011年之后,藏书成了我的兴趣,由于对历史感兴趣,所以我的藏书大多是与历史有关的。汾阳市有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2012年后又对地方文化图书有了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地方类文史图书是我必须要读的。近些年我读过的地方类文史书有《汾阳县志》、《汾阳金石类编》、《汾州沧桑》以及《南马庄村志》、《张家庄村志》、《西陈家庄村志》等,通过读这些书让我加深了对汾阳市文化的认知,更加为汾阳市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所吸引,并激发了我对地方文化研究的兴趣,时而也会写几篇研究性文章,比如《汾阳出土唐代墓志铭中汾阳城即汾州府汾阳县主城》、《汾阳太符观金代石刻之浅探》、《汾阳三泉镇聂生村村名考》等,作为一个地方文史类爱好者,以后我将利用自身兴趣爱好,深入挖掘我市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讲好咱们汾阳的文化故事,为文化汾阳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腹有诗书气自华,我深知,自己远远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但是我愿意为实现它而努力。当然,我也希望每一位喜欢读书的朋友同样都可以腹有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