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吕梁新闻

心有百姓 一路向前

——吕梁市直工委驻方山县北武当镇来堡村工作队两年工作回眸

2023年05月12日 10:28:12 编辑:蔡晓霞

□ 杨应平

春夏之雨,连绵数日。在蒙蒙细雨中,秦冠宇漫步在田园里景区,时而驻足停留,时而眺望远方,还不时比划着什么。他说,他想用足用好现有文旅资源,发展新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打造富有特色的户外田园风光+良好家风教育的新业态、新体验。

秦冠宇是吕梁市直工委派驻方山县北武当镇来堡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长。2021年5月到村以来,他和队员高平、高清华同心协力,并肩作战,牢记为民宗旨,扎根乡村田野,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演绎着一个又一个扣动人心的感人故事,谱写着一曲又一曲谋求发展的动人篇章!

故事篇

来堡葡萄创品牌

2022年8月的洪灾让人记忆犹新,为了保证葡萄的品质,那段时间,每天中午饭后,秦冠宇、高平、高清华就来到张春明承包村集体的葡萄园里,一枝一枝地把关,生怕有不入眼的葡萄装入箱中而影响了来之不易的来堡葡萄品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工作队的帮助和把关下,尽管受洪灾影响,张春明的葡萄园销售额达到了30万元,纯收入近10万元。如今,“游于公故里、品来堡葡萄”,成了叫得响的农业特色品牌。然而,谁曾知道当初的艰难与辛苦。

刚进村时,是葡萄园挂果的第二年,因头年销路不畅,出现过葡萄倒沟的现象。秦冠宇回忆道:“初见张春明时,老张也是一脸的无奈,有打退堂鼓的想法。”时间不等人,再有两个月就要上市了,打通销路是头等大事,不然老张没信心不说,村集体的产业承包金都难以收回。于是,宣传成为抢先抓手,三名工作队员使出浑身解数,开辟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接受订单,并承诺离石订单只要订就免运费送上门。高清华说:“为了不失信于顾客,我们下班后开着车到离石,动员家人朋友,一起为顾客送订购的葡萄,每天晚上送完都在十一点以后。”

“要说挣钱,真的连路费都不够,但我们坚持了下来,终于打通了销路,扩大了影响,赢得了顾客。”今年春,来堡村的葡萄园增添了农旅融合的新元素,“共享果园”的诞生,成为该村发展产业的新向标。

一条被子显情怀

高平、高清华都是有着下乡经历七年之久的老队员了。2021年市直工委下乡工作队由方山县原麻地会乡阳圪台村调整到北武当镇来堡村。为了节省开支,他们俩的被褥都是从原先村里搬下来的,而秦冠宇的被褥是原先第一书记使用过的。“当时也想着重新买上一套,但进村后就有许多事情要做,一拖再拖,买一块被子拖了两年!”

高平告诉笔者,不仅如此我们工作队的5万元经费也都是省着花、抠着花。我们认为,作为一代廉吏于成龙的故乡,应该带头践行廉洁之风,过紧日子,把省下来的钱用在村里的发展上。采访中,我们了解到,2021年下拨的3万元工作经费,村集体果园安装粪灌就花去了一半多,年底还为村活动中心缴纳网费近两千元,这还不说,年底时,工作经费还有8000元的余存。2022年,工作队的工作经费又有多一半用于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细一划算,这两年用在秦冠宇、高平、高清华三名工作队员身上的工作经费人均不足5000元。

说起这些,秦冠宇有点羞涩地说:“生活方面我们也是挺可怜的,来人招待就是自办灶上的一碗面,我们的自嘲顺口溜是‘一碗面,土豆条,没有肉’。”

倾注真情换深情

2021年,国庆节放假那几天,80多岁的张计银老人每天往村委大院跑,每次去都见不上人。直到节后上班,老人家终于等到了返村的秦冠宇,拉着他的手就说:“我天天来,天天不见你们,还以为你们这是不来了!”原来,老人是给工作队送月饼来的。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67岁的王金娥把女儿看望她的西瓜送给了工作队员。75岁的闫侯伶特意将亲手做的摊饼送过来给三位队员品尝……一把小葱、几根香菜,老百姓用最朴实的方式表达着对工作队的谢意,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工作队对我们太好了,我们心里过意不去”。高平说,下乡工作不是教条式的,是人性化的,你只有把自己摆进去,主动融入到老百姓当中,老百姓就会认可你,愿意接受你,才会遇到事情支持你。

前年冬天,工作队向慈善机构申请了49件均价近3000元的“波司登”羽绒服,回来后当即明确,村干部及其亲属不得享受。秦冠宇清晰地记得,村里一位70多岁孤寡老人叫王锁,他是聋哑人,村里人都喊他“哑子”,当把羽绒服给“哑子”穿上时,突然听到从“哑子”嘴里艰难地蹦出一个“好”字,这是入村以来唯一一次听见王锁说话。“这一句‘好’让自己震惊,直击内心,更加坚定了做好一名驻村第一书记的信念!”秦冠宇说。

去年腊月二十五夜晚,阳过后的工作队员冒着大雪为村里老人送慰问品,87岁的王守明老人进门第一句话,就是握着秦冠宇的手说:“听村里人说,孩儿过了年就要回去了,是不?”那深情,那眼神,那朴实的话语,让秦冠宇瞬间感动,感受到了乡亲们的留恋和不舍之情。

如今,工作队员的办公室就像村民聊天、拉家常的会客室,有事没事的,三个两个的都来了,不是和经验丰富的高平请教,就是和年轻有为的秦冠宇聊天,每每还能得到高清华递来的友好香烟一支,这情景,这画面,能不融洽,岂不幸福。

发展篇

强基固本绘新图

2021年进村伊始,工作队就结合来堡村实际,做出坚持党建总引领,产业促经济,文化带文明,环境促宜居的总体规划。后在市直工委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刘云的多次调研指导下,立足于成龙故里这一特殊地理优势,立志在五年内带领、鼓励和扶持老百姓,结合本地资源,发展廉政文化产业,新型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和田园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增加老百姓的存在感,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在具体工作中,工作队建强村级组织阵地,打造有温度、有特色、接地气、聚民心的党群服务中心。建立了“弘扬廉吏精神,厚植为民情怀 ”主题墙,廉政文化长廊,党员宣誓墙等。坚持朴素、大方,去行政化、去办公化、去机关化的原则建设有文化、有内涵、有廉政元素的“六室”,让党员群众学习有了阵地,读书有了环境,娱乐有了场所,办事有了服务,成为村内人气最旺、正气最足的地方。同时强化党组织活动,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评议党员等党内制度,认真组织开展党史教育,结合实际,推出“炕头党课”“月光党课”“田间党课”等党课大家讲、党课随时听活动,强化党的政策理论宣传学习,强化党组织引领作用。创造出“小网格”融合“大党建”的工作模式,有力助推了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来堡村党支部连续两年被评为吕梁市“五个好”党支部。2022年被确定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以文化人树新风

工作队坚持党建引领,文化先行的乡村振兴工作思路。挖掘来堡村丰富的文化内涵,发扬于氏家风,培育文明新风,凝聚治理合力是工作队倡导文明新风、推进移风易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他们的带领支持下,编发了于氏家规家训口袋书,大力宣传以“勤耕读、尚节俭、循法理、孝乡里、廉仕吏、存仁德”为核心内容的良好品行,培训选树村级于成龙品牌宣讲员。制定《来堡村村规民约“三字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氏家风家训、移风易俗规定、乡村振兴战略等融为一体,成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行为准则。同时将“三字经”谱成歌曲,编成节目,男女老少皆可传唱表演。在市县两级宣传部门的指导下,编写《移风易俗顺口溜》,录制成群众喜闻乐见的“三弦”说唱视频广泛推广。推出了红白事宴一条龙服务,针对桌餐浪费严重的问题,推行自助餐,在红白理事厅安装了电子屏音响设备,培训婚丧司仪,提供拱门、化妆间等设备条件。制定《来堡村红白理事会章程》,建立村民红白事申报和“一事一档”制度。成立农民夜校,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分超市”,开展志愿服务,投资50余万元打造文化活动一场一院,组织村民文艺宣传队,开展了文艺下乡惠民演出活动10余次,申报县市文明乡村,选树文明户等,通过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凝聚干群合力,激发集体荣誉感,形成了乡村治理的新合力。2022年来堡村被命名为全市首批移风易俗示范村,山西省清廉村居。今年3月,还被列入中国第六批传统村落名录。4月,被定为全市乡村旅游示范村。

廉吏故里向前进

每当听到村规民约“三字经”的音调,村民王俊兰就情不自禁地跑出来,跟着音乐唱起来。茶余饭后,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留守在村里的人们不约而同走出家门,在村里的文化广场健身娱乐,俨然一幅城市人的生活图。秦冠宇说,现在村风正了,民风顺了,每一个来堡村人都有十足的存在感和自豪感,感觉生活在来堡村很知足,很幸福,很自信。

去年文化广场地面硬化后,工作队几番努力请来“吕梁青年晋剧院”剧团进行三天义演活动,村民自发组织了20多人的后勤服务团队,男人抬箱、女人帮厨、老人送水,大家的热情、团结,让走南闯北的戏班子们开了眼,纷纷称赞于公故里民风淳朴,文明新风根植来堡。

风正好扬帆,同心再出发。短短两年时间,来堡葡萄形成品牌,玉米种植特色鲜明,牛鸡养殖有了规模,来堡村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种养加产业集群,传统产业优势牢固显现。然而,走在新时代赶考路上的市直工委驻村工作队还不满足于此,他们合计着要依托于成龙廉政文化品牌,发展廉政文化+乡村旅游产业。依托县田园综合体项目流转土地40余亩,建成观光采摘大棚15座。“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完善现有20亩生态水果采摘园功能,衍生于青菜新鲜果蔬产业和于公粥菜系列熟食产品加工,带动村民发展庭院经济,形成线上线下并行推广的来堡村研学旅游线路。”前两天刚刚被评为“全省模范第一书记”的秦冠宇滔滔不绝向笔者表述着,眼光中充满了坚定与自信。

可喜的是,在大家的努力下,来堡村目前共注册有文旅市场主体6个,动员致富能手注册开设了食用油加工、玉米收购、农家饭馆、于家老酒销售等8户小微企业。新元素、新业态、新产业正在廉吏故里来堡村徐徐展开。

“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心中装着百姓,手中握有真理,脚踏人间正道,我们信心十足、力量十足。”走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总书记的话犹在耳边。心有百姓,一路向前,吕梁市直工委驻村工作队,这支2022年责任制考核全员优秀、全市优秀驻村工作队,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扎根北川,深耕沃土,继续谱写着驻村下乡工作的新篇章。

图片由市直工委驻村工作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