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文艺

于公故里新发现于成龙文化重要文献资料 《贺总督兵部尚书于公生日序》

2023年08月09日 10:41:33 编辑:

本报讯 近日,方山县于成龙廉政文化园收集到一份完整的于成龙文化重要文献资料《贺总督兵部尚书于公生日序》,该文献长37cm,宽26cm,共三张,为纸质手书,明确为薛熙撰书,蔡方炳阅。该文献是研究于公廉政思想重要的佐证材料。

于成龙文化研究学者高林清介绍说,于公去世后,文章散佚严重。于准重刻《于清端公政书》的时候,收集了一部分,作为附录。于成龙自幼苦读诗书,诗文水平造诣很高,多与同僚、同乡、同学、朋友有诗文交流。因此,在其历仕之地的湖北、福建、河北、江苏等地一些文人的文集、诗集中仍然存有一定量的于成龙的文章和诗词。特别是同僚、文友的家属的各种庆典,修家谱的序言,以及捐款修庙修桥这种公益事业的文章保存量可观,只是还没有被有效挖掘利用。这份340年前手书弥足珍贵,反映当时于公做人做官的品德行操。

薛熙,清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徙居常熟。字孝穆,号半园。薛敬敷次子,汪琬弟子。秀才。有狂名。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参与纂修《江南通志》。三十三年(1694年)客居广东广州,与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结交。后不详。

蔡方炳,(1626—1709)字九霞,号息关,江苏昆山人。明末山西巡抚蔡懋德之子。明季秀才。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于成龙总制两江,重其学行,邀请其参与编修《江南通志》。

资料显示,薛熙,蔡方炳都负有才名,都没有出仕为官,但都受于公礼聘,参加《江南通志》的编撰。这份文献记述了康熙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七日于公寿诞时,大江南北都或文或诗祷庆祝于公生日。薛熙虽然只是一介布衣的身份,但也和藩臬大吏一起拜见了于公。拜见于公的时候,为了不让薛熙有压力,于公撤戟盾,退兵卫,在后堂坐下来探讨《江南通志》编撰过程的一些事情。薛熙感叹于公礼贤下士之心,是洞悉天下万人万世之心。这和《清史稿》记述于公为官时与百姓欢如家人父子,百姓可以直趋大堂后堂和于公交流的情状吻合。这是于成龙清端公生命的最后一个生日,次年四月十八日,于公就病逝于两江总督任上。

山西省于成龙廉政文化研究会梁富正先生推断,于成龙早在湖北做官的时候,就该与当地和很多文人墨客有笔墨文章的交流。比如生前刊刻的《于山奏牍》,是其幕僚李中素搜集整理。李中素是湖北麻城人,即为于成龙湖北黄州知府任上结识并成为其幕僚的代表。 (闫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