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文艺

文学—“革命”

——读宫东红《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理论探究》

2023年09月17日 10:14:37 编辑:

□ 吴亚琼

文学是什么?在现代诸多学科中,文学该以什么样的姿态显现和确证自己?它所关注的根本问题,它所承诺的使命究竟为何?这听起来似乎是一些早就解决了的问题,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学在现实功利世界的种种缠绕和冲撞下,常常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某些犹疑摇摆、飘忽无定的“症状”。基于时代的特殊性,我国的近代文学从一开始就带上了政治革命化的倾向性,现代文学更是以其巨大的革命热情投身于轰轰烈烈的革命洪流之中,在新中国诞生的史册上,文学占有重要一笔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当代文学便一改过去那种唯理性、唯本质、唯体系的启蒙性话语和形而上“关怀”,一下子沉到了感性的世界,对大众的、历史的、世俗的、官能的、消费的、娱乐的等等审美文化事象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随着21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压力和所谓“后现代”征象的日益递增,当代文学的这种“形而下”转型似乎愈加难以逆转。这种情形固然可以看作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同现实关系的某种协调与顺应,但不可否认,这也同时意味着文学自身品格的软弱和立场的缺失。在迎合感性现实的同时,文学实际也某种程度地弄丢了自己。这实乃当代文学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严重问题。它牵涉到文学是否真正拥有自己的立身之本,文学是否真的能够独立不改坚如磐石地“站立”在真理面前。所以,当宫东红老师在她的新著《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理论探究》中发出“在此背景下,对革命文学的理论研究不容忽视”这样的观点时,这一严重问题实际已开始进入这位思想敏锐的人文学者的中心视野。文学始终应以关注现实、拥抱现实、尽可能地配合先进思潮为现实提供或导向更合适出路为要义,这正是该书作者在这本新著中贯穿始终的一个十分鲜明的学术主旨和价值取向。在该书中,作者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现代文学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发展进程中的一系列基本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做了深入关注和理论探究。从这个角度看,该书的立意深沉而独到,充满文学的忧患感和突围意识,在当代语境中可以说既有现实的针对性,又有理论的深刻性。

该书作者将焦点聚焦于“文学革命”和“革命文学”两个看似过时的术语上,体现的是作者对当下语境一种深沉的焦虑和思考,作者从文学与现实的关系这一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立场出发,探究了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不同时期,文学如何紧随革命步伐,践行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等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许多方面都不仅显出了作者纵横卑阖的理论视野和厚积薄发的学养功力,而且在观点上也多有新说独见,给人以启发。其中关于文学与“革命”的关系、晋绥边区文学等问题的研究尤具特色,值得重视。

文学与“革命”的关系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作者的研究特色在于,她并不仅仅看到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于审美对象的基础性作用,也不只是强调革命战争年代文学对国民的启蒙及社会改革的推动所具有的深远意义,而是着重从与意识形态的内在联系中研究审美和文学的特殊性。她认为,审美对象实际上主要就是意识形态的情感性话语实践,它的基本内涵就是人们现实的审美关系及其物化形态。由于意识形态是一种历史现象,因而文学形象的内涵也必然是历史的。“革命文学既从西方文学中获得启迪,又扎根于中国革命战争年代,对于几代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此可见,作者对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的把握不是抽象的、静态的,而是辩证的、历史的。文学的启蒙性、“革命”性,在不同时代、不同语境下有其不同内涵,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在和平的时代背景下(就全球来看,世界仍然不太平,战争频仍一直存在),突出之,强调之,仍然有其重要意义和价值。宫东红老师的这部书无疑从某个侧面给我们以一定的警示。

关于晋绥边区文学的研究,是该书的又一重要特色。晋绥边区文学在现代文学史的各种版本的写作和研究中,鲜有提及,即便提及也是浮光掠影,一扫而过。在书中,作者将晋绥边区文学放置在抗战文学的整体背景下,论述晋绥边区文学的重要意义:“晋绥文学是在抗日战争的焰焰烈火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它真实记述了边区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光辉历史以及他们的觉醒与反抗,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和谐的军民关系,形成了明确的政治意识和鲜明地或特色,晋绥抗战文学与山西抗战文学是中国抗战文学中重要的一个部分。”这无疑为现代文学的研究填补了一定空白。书中不仅考证了晋绥边区文学与山西另一重要文学流派“山药蛋派”之间的渊源关系,还详细论述了晋绥边区文学的基本表征,更重要的是作者在该书中将晋绥边区文学的主流——吕梁抗战文学做了深入详尽的介绍和评述:“晋绥边区文学通过大量的物质生产民俗和精神生活民俗的书写,体现出浓郁的吕梁地域特色。”这对于发扬吕梁精神,弘扬吕梁地域文化,增强吕梁人民文化自信,促进吕梁地域经济文化的发展无疑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总之,在当前当代文学发展的转型阶段,迫切需要重建新的价值理性的背景下,宫东红老师的新著《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理论探究》无疑是一部理论力作,为当代文学的研究和发展开辟了新的研究视野和发展前景。我们期待着作者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特别是吕梁文学的研究中不断取得新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