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的“春意”
——探访山西离柳焦煤集团柳林有限公司农业园区
□ 本报记者 张娟娟
入冬初始,无孔不入的寒冷就开始一尺一寸地冻结万物。站在柳林县成家庄镇张家庄村的山头眺望,整个村庄披上单调的灰黄色,灰黄的土地,灰色的树枝,灰色的屋檐,灰色的草垛,连身边飞过的麻雀都是暗色调的。
萧瑟寒风中,位于张家庄村的离柳焦煤集团柳林有限公司农业园区内却暖意融融,春意盎然,81栋高标准连栋温室大棚里,无土栽培的各式蔬菜、争奇斗艳的娇俏花卉,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勃勃生机。
离柳焦煤集团农业园区2013年投资建成,园区占地1280亩,是一家集设施农业、特色果园、生态养殖、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大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也是公司积极谋求转型发展、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的战略性生态文明建设项目。
作为省级设施蔬菜标准化栽培示范区,该园区种植的西红柿、茄子、豆角、西葫芦、黄瓜5种蔬菜已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同时兼具科普教育功能,是全县中小学生农业科普实践立体种植示范点。
“今天,全家带孩子来农业园区参观,冬天里的春意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惊喜,孩子也能增长很多见识。”偶遇来自离石区的李女士趁着周末带孩子来开阔视野,她告诉记者,想让孩子见识一下大棚内樱桃、葡萄不一样的生长环境,见识无土栽培的新型育秧模式,见识南果北种的种植新成果,见识北方冬日里生长的大西瓜。
随着李女士一家走进蔬菜大棚,只见西葫芦、茄子、豆角、西红柿挂满枝头,长势十分喜人,满棚的春意令人赏心悦目。李女士的孩子也新奇地打量、探究着无土栽培的特别之处。
“过去在田间地头育苗种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不说,还得看天气,雨水多时,如果管理不到位,就容易烂秧,如果温度稍微高一点又容易‘烧苗’。”山西离柳集团柳林有限公司农业园区副主任高艳斌见大家对无土栽培技术好奇,便放下手头的活主动为大家科普,“所有作物无需在土壤中栽培,而是种植在溶有矿物质的营养液里。平时也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对果蔬生长的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灌溉等精准调节,一年四季都可育苗。”高艳斌说,这种技术既可以有效解决传统育苗存在的出苗时间长、生长不稳定等问题,又能有效保证出苗率,且出苗整齐、出苗快、存活率高,达到育苗周期缩短、病虫害大幅减少、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的效果。
作为北方孩子,李女士的孩子非常喜欢在火龙果大棚参观,在这里,宛如从黄土高坡穿越至神奇的沙漠地带,大棚里的土壤中掺杂着细沙,放眼望去一排排形似仙人掌的火龙果树排列有序,硕大洁白的火龙果花傲然枝头,花朵的热烈娇美和树枝的遒劲沉寂形成一幅对比鲜明的神奇画卷。
“这火龙果是从南方引进的,我们农业园区经过很多年尝试,终于在咱们北方给火龙果营造了好的生长环境。”农业园区技术员陈建东介绍说,园区大棚内有三百多株火龙果树,每年6月初到11月开花,火龙果的引进,填补了北方没有南方新鲜水果的空白。
大棚产业旺,群众生活美。“菜篮子”事关千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目前,园区共发展设施农业110亩,年产量达50万公斤,带动周边130余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达5万余元,不仅保障了城市蔬菜供应,更为当地农民带来了美好新生活。
近年来,山西离柳焦煤集团柳林有限公司农业园区通过流转土地、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等一系列举措,大力发展设施蔬菜、设施林果,巧打“错季上市”牌,现在已实现全年有收成、四季有果香,种植蔬菜类20余种、水果类10余种,走出了一条科技引领、科学管理、规范生产、增收富民的发展之路。
“我们将继续坚持科学至上、绿色种植的理念,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模式,走好循环农业的路子,坚决为科学种植带好头、领好路。”农业园区主任邓文杰表示。